老行当修鞋(沈家门泗湾有位修鞋师傅)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不止一次地从经历过艰苦岁月的老一辈口中听到过这句话。在那艰苦岁月里,衣服鞋子开线、破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修补。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修鞋这门传统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默默坚守在这个行业,为需要的人们提供服务。徐子海就是其中一位。

徐子海的修鞋铺开在沈家门街道泗湾社区。凭着过硬的修鞋技术,每天进出他小店的顾客很多。他自己,也在一双双鞋子的修补中坚守手艺,二十余年如一日,自给自足,创造着幸福人生。

老行当修鞋(沈家门泗湾有位修鞋师傅)(1)

迫于生计背上修鞋机

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老板,把我这双高跟鞋的鞋底换下吧。”“我的鞋有点挤脚,能不能帮我撑一下?”“我的皮鞋给我擦一下吧。”几乎每天,徐子海的小小修鞋铺门口总有人停留。刚把这一双鞋修好,没一会儿,下一个顾客就拿来自己的鞋子“问诊”,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的徐子海一直忙个不停。

见到记者采访徐子海,一位来修鞋的顾客说:“他修鞋技术很好,我家住在鲁家峙的,但是我们家人的鞋子一有问题,我就拿来他这儿修。”

老行当修鞋(沈家门泗湾有位修鞋师傅)(2)

出生于1965年的徐子海,1997年从安徽阜阳来到舟山谋生。

刚到时,他跟着小舅子在工地打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偶然看到路边一个修鞋的老太太,想到自己以前在老家也干过修鞋的活计,就萌生了在舟山重拾老本行的想法。

徐子海又回了趟老家,背上修鞋机就开始在舟山的大街小巷修鞋。每天天没亮,他就起床设摊,户外一待就是一整天。徐子海说:“在外地打工曾遭遇的打砸抢,我在舟山一次都没遇过。刚开始我挑着一副修鞋担子,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后来是城管人员在泗湾路上帮我找了一个固定的修鞋处,就在泗湾路边摆摊了。”

“那个时候修鞋补鞋的人特别多,大家都舍不得买新的。”徐子海说,当时,一天下来也能挣二三十元,和在工地上打工挣的钱差不多。

守着一门老手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修鞋手艺不错、生意好,2005年,徐子海靠着修鞋攒下的钱,租了一间面积不大的修鞋铺,还在舟山买下了第一套房,在舟山“落地生根”。

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修鞋的手艺,徐子海说,他就是这样的人,认准了一件事儿就会十分专注地把这件事儿做好。修鞋这门手艺,虽然没有让自己大富大贵,但是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如果说刚开始学习修鞋是迫于生计,那么通过这二十几年的打拼,修鞋这门手艺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手艺好常获顾客点赞

也希望有人继承手艺

上午10时许,修鞋铺热闹起来了,取鞋的,修鞋的,短短半小时,就有十几位市民光顾。徐子海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干这活儿就是忙,琐碎事儿太多。”谈话间,一位女顾客走进了修鞋铺,想让徐子海为她的鞋子钉副鞋掌。徐子海立刻起身,拿起这位女顾客的高跟鞋熟练地工作起来,磨皮、抹胶水、粘鞋掌……每一个环节,他都十分认真。大约10分钟后,新鞋掌钉好了。女顾客试穿了一下,对徐子海的手艺赞不绝口:“师傅技术就是好,价格也不贵,我的鞋都是在这里修的。”

老行当修鞋(沈家门泗湾有位修鞋师傅)(3)

修鞋是个需要耐心的技术活儿,要比其他修补行业更加细致才行。“修好的鞋子穿上舒服是最重要的,大一点儿穿上太松,小一点儿穿上又太紧。”徐子海说修鞋时要特别专心才行。在他二十多年的修补人生中,上万只鞋子在他手中“改变”。而他始终坚持“收了钱就要保证把鞋子修好”。

最近,徐子海在盘算另一件事儿,怎样利用自己的手艺帮助那些与他有着相似遭遇的残疾人。

“如果有人愿意学,我会免费教他。”徐子海说,他也是残疾人,明白残疾人的难处,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如今,他也要将这样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凭借一己之力尽可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教他们修鞋的手艺,让他们有事可做,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边修鞋边唱歌

用歌声治愈心灵

徐子海的腿脚有残疾,没有别的业余爱好,就喜欢唱歌。

“之前,我一直在北方打工,去过内蒙古、黑龙江等好多地方,打过柴、背过石,卖过糖葫芦……”徐子海说,自己的腿就是在北方冻坏的,时不时地疼,2009年时,医生建议徐子海换膝关节,但是他仍然选择保守治疗。他说自己不愿意冒险,正好修鞋都是坐着,不用走动。

修鞋时一个人一坐就是一整天,日子单调枯燥,徐子海嘴里就常哼几句歌,给自己解闷。刚开始,妻子、顾客、邻居都不爱听徐子海唱歌,嫌他唱得不好,但是徐子海没有放弃,慢慢地,他的歌声就“像模像样”了。

老行当修鞋(沈家门泗湾有位修鞋师傅)(4)

每天,他一边修鞋,一边时不时哼上几句。后来,他置办了一套音响,兴致好时就拿起话筒唱一首,周围邻居朋友都会来听他唱歌,有时大家一起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悠扬的歌声在泗湾路飘荡。

徐子海还加入了普陀区残联艺术团,经常跟随团队演出。这些年来,他的歌声遍布了虾峙岛、蚂蚁岛、桃花岛、白沙岛等各个海岛。端午节、重阳节等节庆日子,徐子海还跟随艺术团到各个养老院用他的歌声为老人送温暖、献爱心。

回想在舟山的二十余年,徐子海说:“我很庆幸,我一直在奋斗,靠自己的双手给家人、给自己创造幸福。人生就要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需要音乐,从音乐中获取快乐,也是一种幸福。”

记者:高阳 文/摄

(舟山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