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

在偌大的故宫之中,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威严肃穆,再到后宫的后宫家事,无不有其既定意义。而在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西侧,则有一亭名禊赏亭,亭内有迂回婉转的流杯渠,引水入渠,酒杯可以伏在水面上,酒杯可以浮在水面上。

这又是何人修建?缘何修建呢?

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1)

禊赏亭

乾隆帝,喜爱之广,涉猎之宽,可谓是在清朝皇帝之中为首。而他的“十全武功”,平定准格尔,大小和卓叛乱,金川战役,缅甸之战,安南之战也不需避讳,着实厉害。而在艺术方面,仅仅其收藏的印章根据《乾隆宝薮》中记录印玺就有1000余方,那么他又有多少诗作呢?在《御制诗初集》、《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中收录了他的诗作便有41863首,而《全唐诗》也不过48000余首。

可以想见他对艺术的喜爱,在无数的故宫典藏之中,更是留下了他的无数的“印章”、“题跋”,即便是需要留白的画作也是如此。

可这些又与禊赏亭又有什么关系呢?

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2)

禊赏亭内部

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他的众多朋友们在兰亭举行聚会,这里面包含了当时的谢安、孙绰等人,而众人则依次座于河边,设好小品,放入水中的酒杯与流水相伴,在谁的面前停留,谁就要作诗一首,就是这样一场聚会,王羲之写下了《兰亭序》。

而王羲之更是以《兰亭序》奠定了其书圣的名号,《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通过文字营造出的类似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的地方,与其行书之中的千变万化,让人无限的神往,以至于这场在当时也不过只是一场普通的聚会却让后人念念不忘。

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3)

王羲之剧照

当时间来到,大唐。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虽然李世民在疆场之上是杀伐果决,但对于书法,对于王羲之的热爱,堪称狂热,他下令全国搜集王羲之的墨宝,当然《兰亭序》也赫然在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为其所得,他便下令当时的大书法名家冯承素、褚遂良等人临摹众多副本,赏赐王公大臣,而民间之风亦是如此。

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4)

乾隆帝剧照

而唐太宗李世临死前都不忘嘱咐唐高宗李治,将《兰亭序》一起埋葬。话分两头,如果《兰亭序》当真陪太宗皇帝下葬,则大概率被著名的盗墓贼温韬(其盗掘十七座唐朝皇帝陵寝,包括 唐太宗的昭陵)盗取,或许早已被毁。而如果李治并没有按照太宗之意思下葬,而是选择作为自己的陪葬品,那么尚有可能存之于乾隆之中。

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5)

兰亭序

但无论如何,对于喜爱收藏的乾隆而言,原本都已经不可得,留给后人的则是无数个摹本,晚生了千年的乾隆皇帝,也只好在摹本上下功夫,他将历代最为著名的七个摹本,全部收入囊中,并和自己的摹本一起(这就是乾隆“有意思的一点”),刻成石柱,制成拓本,统称为《兰亭八柱帖》 ,以便宣称最好的兰亭 帖都在他这里。

而如今《虞世南摹兰亭序》、《褚遂良摹兰亭序》、《冯承素摹兰亭序》三贴都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似乎说完了这些,禊赏亭与这些还没有关系?那您可就错了,作为一个有着艺术气息的皇帝,乾隆帝除了文治武功,在这个雅上也要标榜书圣王羲之。既然这《兰亭序》都已经收为己有,那么这个画,也定然要有。

乾隆皇帝推王羲之(故宫一建筑竟和王羲之有关)(6)

“王羲之”画像

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画,画中之人原是书圣王羲之,而乾隆皇帝得到后,则要求画家以他为蓝本,重新绘画,画中人便成了乾隆本人。

如此一来王羲之的画、序都有了,这个实物自然也要有。于是,他便把王羲之的兰亭,便搬到了紫禁城,变成了自己的禊赏亭,会稽山的的清流急湍也便被微缩成眼前的曲水流觞。

而他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紫禁城收藏了他无数的奇珍异宝,从书法到青铜器,从王羲之,兰亭序,禊赏亭,他似乎真正拥有这个帝国的一切。

而当我们今人,现在再去踏足这禊赏亭,看曲水流觞,或许能够想见当年他铸就康乾盛世,平定叛乱时候的志得意满。

参考资料:《晋书》、《新唐书》、《清史稿》、《清高宗实录》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