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1)

民间有一句口诀——“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描述了婴儿从出生到一岁时的体能情况。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关注着宝宝的“运动”。

“能翻身了”

“可以坐起来了”

“快看,宝宝会爬了”

……

等宝宝完成走路的壮举,大家对孩子的运动态度,从加油打气变成了限制。“别跑,小心摔倒”“别爬那么高,快下来”……其实,这时候孩子的身体更加需要运动,身体的发展对孩子的认知、情绪、社会性等心理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2)

在《最强大脑》中火出圈的导师Dr.魏、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在他的著作《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中也提到,运动技能与社交、认知、语言能力是同步发展的,要引起重视。当然发展小朋友的运动能力要遵循生理规律,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其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马丽亚·蒙台梭利认为,人们在特定的生活阶段(即敏感期),会很容易学习某些事物。她将这种接受能力比做“犹如一束聚光灯,瞬间照亮了室内的某个区域。”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3)

而如果孩子错过了这个敏感的阶段,只能在特别意志力和努力下,才能获得相应的技能。

运动技能敏感期

《青少年体育运动指导与实践》中倡导的DAP(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认为,在童年早期和中期(大约2~8岁)学会基本的运动技能将为孩子带来优势。这个阶段就被称为发展运动技能的敏感期。

儿童的早期和中期(大约2~8岁)是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眼手和眼脚协调、身体控制、精细运动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技能的最佳准备就绪期。

这时候学习运动技能会更容易,所需的训练更少,而且孩子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之后通常会变得更加精通运动技能,从而更有可能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2-4岁运动及学习期

2-2岁半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4)

大运动能力:独立上下楼、独脚站立,训练身体的稳定性及下肢支撑能力;双脚跳,训练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踢皮球。

精细动作:训练折纸、画画、搭积木,双手控制自如,能够自己吃饭,双手倒杯子里的水。

2岁半-3岁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5)

大运动能力:跳高跳远,更稳地左右脚交替跳以及上下楼,骑小三轮车,训练动作协调、力量均衡。

精细动作:拼插玩具,剪、折纸,图画填色,画无规则的圆形,模仿画垂直线,会自己穿袜子和鞋,发展好的可以自己扣扣子。

3-4岁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6)

大运动能力:单脚跳和单脚站立至少5秒;没有人帮助可以上下楼;可以向前踢球,将球扔出手,多数情况下可以抓住跳动的球;灵活的前后运动,但是自控、判断和协调能力仍处于发育阶段,必须注意监护。

精细动作:会折纸、剪贴,会画简单的花草树木和人像,会写简单的字。

4-6岁运动整合期

4-5岁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7)

大运动能力:单脚站立10秒钟以上或更长时间,能快跑,单脚跳或翻跟头;可以跳过20厘米高的物体;可能会跳绳、跳床、荡秋千。

精细动作:可以画圆形和方形,进行简单的8~12块的拼图游戏,开始使用一些工具,如真正的螺丝刀、小榔头,会系拉链等,训练使用筷子。

5-6岁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8)

大运动能力:能协调身体的基本动作,独脚跳7-10步,跳远,平衡能力加强,可以玩轮滑、玩滑板车,骑两轮单车,拍皮球,双脚跳过障碍物,随着音乐跳舞。

精细动作:可以用剪刀剪方形、圆形、三角形,画完整人像,可以完成复杂的点连线图,会用绳打结、系鞋带。

6岁前的阶段旨在发展基本运动技能,获得对身体能力的信心以及建立与运动相关联的喜悦感。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9)

6~8岁:可继续发展基本运动技能,着重训练灵敏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技能。

8~11岁: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学习广泛的技能,训练各种基本运动技能,逐渐引入竞赛。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10)

11~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进入了身体猛涨期,适合增加大量训练。孩子应进行特定体育技能的训练,学习更高级的技术战略,并加强有氧基础、速度和运动强度。这时应将训练重点放在紧跟训练和身体发展上。

儿童运动的敏感期时间有限,不要白白浪费时光,抓住这个成长关键期,将体育运动融入进孩子的生活中,让他们拥有强壮的体魄和矫健的身影,才是真正赢在人生起跑线上!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11)

小孩运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发育(儿童运动也有敏感期)(12)

(本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若发现不妥,请联系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