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技巧有哪些(撰写文献综述的6点技巧和9个问题)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

文献综述的技巧有哪些(撰写文献综述的6点技巧和9个问题)(1)

(图片来源:千图网)

请输入标题 bcdef

撰写文献综述是积累、理解和传播科学资料,培养组织材料、科学思维能力的极好方法,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必由之路,它有助于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其中“review” 有复习、评审之意。所以说文献综述是指研究者针对某一课题,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广泛检索和搜集,经过认真阅读、整理和分析后,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历史、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给予全面系统的叙述、讨论和评价,进而撰写形成的学术作品。

“综”是基础,而“述” 为提升。

“综” 即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不同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整理,理清其相互关系和逻辑顺序,使材料条理清楚。

“述” 则指作者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背景,对所整理出来的文献观点、结论加以叙述,给予评论,以去伪存真,明晰事实,确认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发现问题,引导未来的研究方向。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

了解了文献综述的组成因素、格式特点,要写综述并不困难。关键是掌握文献资料和运用写作技巧。

1. 选好综述的标题

标题要画龙点睛,概括全文的中心问题,并反映说明问题的程度与角度。标题包括文章所要涉及的对象和对这个对象的说明语,如“研究、进展、关系、简介……” 都有一定的含蓄和内在特点,如《新中国炭疽防治成果与研究进展》、《冠心病起源于胎儿时期的学说》。

2. 资料分组、提炼观点

收集的文献资料有许多是分散的,是从不同侧面阐明一个问题的。作者要把它们归纳概括起来,按综述文章格式的层次归类,将同类性质问题的文献归到一组。

文献上还有标注的字句和段落,为综述文章待用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原著的语言,有的是作者理解后的记录。在资料已分组,内容已充实的基础上,可对各组文献提炼概括观点。这种观点如有原文则用原文,如无原文则用作者的语言。归纳的这些观点和问题在综述主体部分成为牵头引路的语言,即所谓“问题开头,观点引路”。

3. 运用好连接性语言

综述主要使用既往文献资料,越接近或引用原文越好。因此,综述文章中作者要加的多半是承上启下、牵头引路的语言,通过概括综合把各个文献资料的观点、事实等资料融为一体,变成简明、和谐、流畅的一篇论文。

文献综述的技巧有哪些(撰写文献综述的6点技巧和9个问题)(2)

(图片来源:千图网)

4. 安排必要的铺垫性资料

有的综述内容较深,一般读者不易理解,需要在文献综述开头介绍一些基础资料,作为读者进入这个知识领域的铺垫。这些资料可在文章之前,也可在中间的一个过渡段里。这部分内容不是某篇文献中记述的,而是作者归纳整理后写进去的。这个内容不宜多,只限于需要的部分。

5. 选出核心文献

综述所用文献虽然很多,但每一段落的内容总应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详述,而其他次要的文献只引用一句或两句内容。有时许多同类的文献,可由作者加以概括总述,在综述中只给一串文献的序号即可。

6. 尽量引用一次文献

写综述时尽量多引用原始的单篇研究论文,即一次文献。 其次是综述、文摘、简报。再次是教科书、专著、专集等。如果一篇综述大部分资料来自二次文献,则提炼的观点和介绍的事实不足以令人信服,而且会导致片面的结论。

文献综述中,教科书和专著为有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知识和基础材料,也可以适当使用。尽管它们的材料大部分不能写进综述中去,但可以起到打基础的作用。

撰写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1. 搜集文献应该尽量全面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很好的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能称之为文献综述。

2. 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在看过一些文章后,或许我们会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但是,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

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别人是怎么解决的,说的有无道理,就足够了。

3.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搜集的文献中可能会出现观点雷同。 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文献综述的技巧有哪些(撰写文献综述的6点技巧和9个问题)(3)

(图片来源:千图网)

4. 引用文献要重视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5.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该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

1. 题目新内容不新

许多作者在写作综述时常常喜欢将文章标为“××新进展”、“××研究进展”,但因文献收集不全、不新,而使该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得不到确切、及时的反映,有时甚至造成重要观点和发现的缺失。

2. 罗列原始文献

综述是文献的“综合评述”,作者应先理清思路,将收集的大量文献分析归纳,把分散在各篇文献中的论点、论据提炼出来,并按一定的思路加以安排和阐述。

有些综述只是简单地将原始文献中的观点罗列在一起,没有分析、归纳和提炼,综述写成了论点的堆砌,即有“综” 无“述”。

文献综述的技巧有哪些(撰写文献综述的6点技巧和9个问题)(4)

(图片来源:pixabay)

3. 论点不定,层次不清

论点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要有明确的论点,才可能开始撰写。切忌论点不定,主题不明。综述的结构和层次是围绕论点而自然展开和形成的,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

4. 参考文献质量不高或过于陈旧

参考文献的质量直接决定综述的价值,应多查阅和引用国外有影响的医学期刊和核心期刊,多引用权威或知名学者发表的文献,查阅参考文献时应注意收集和综合不同的学术观点,这样发表的综述才具有导向意义。尽量引用近 2 ~ 3 年的新文献,避免观点陈旧。

如果一篇综述很少引用近几年的文献,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该课题的研究因某种原因被中断,无人研究;二是撰写综述所引用的文献为“二次引用”,即引用了相关文献引用的文献,而自己未阅读过。如果是前者,应该在综述中有明确的表述;若为后者,则涉嫌造假,应该摒弃。

本文摘编自《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第3版)》,有删减。

(来源:公众号“科学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