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当下借假修真(通向幸福的捷径)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修行求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连接当下借假修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连接当下借假修真(通向幸福的捷径)

连接当下借假修真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修行求的是什么?

从我的体验讲,我求的是一个心安,不被外境所扰的心安。

我的心不安来源于分裂。有了分裂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让我恐惧。

分裂会产生比较,比来比去让我痛苦。

如果没有分裂,就没有不确定,没有比较,没有矛盾纠结可言。

一永远是确定的,永远只能推导出一,不可能分为二,三……

因此,我追求的就是一,我称之为真实。凡是真实的让我心安。

而我眼前的大千世界,绝对不是一。就像一面掉落的镜子,已经碎成了无数片。这个表相与我追求的一截然相反,因此我称之为虚假。

现在,我已经充分体认到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我体认到不同的外表下,我和外面所有人的感受都是相通的,他们只是不同时空的我集中在一起的体现。

借用心理学投射的原理,即:

大千世界是我的投射。

我是一个放映师,大千世界是我投射出来的影像。我现在以为自己在影像中,被剧情里的人和事困扰,就是因为我忘了自己其实在影像之外,是那个放电影的。如果我是他,那么影像中的一切根本伤害不了我,我自然就是心安的。

如何找回自己的本来身份,我使用了一个方法,就是引入一个抉择者的概念。

什么是抉择者?

我先假定自己是放映员的身份。当我陷入电影剧情中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

我不是电影里面的角色,我是那个放电影的。(这里不是用头脑催眠,具体方法请见《如何借假修真》。)

如同我们解数学方程式,先要把未知数设为x代入方程,然后解起来就非常方便了。借用那个x就会导出真实的答案。

抉择者就是修行中的x。我们要回到真身,就要先设定一个假身。借这个假身修出真身。

但是不设x方程式就解不出来吗?不一定。只是可能会非常的繁琐。所以,设立一个抉择者的概念,就是解方程式的一个方法,一个比其他方法都快捷的方法。

有朋友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你设一个抉择者,不就是有立足点了吗?那不是真的呀!请问你现在究竟有没有立足点?如果此刻的你没有立足点,那你已经干净了,就不需要修了。修的前提就是:

我有一个立足点,我要把这个立足点撤除。

就如同先要承认自己犯了错,才能改正错误。

先要承认有一个我,才能修到无我。

先要承认我是分裂的,才能回归统一。

先要承认我是假的,才能变成真的。

不然修什么?

修行,之所以称为证悟,就是证后得悟。什么是证?即推翻自己,证明自己了。而不是像现在许多人认为的要去证明自己对。如果我现在对了,我就不需要修了。这样就容易修出神圣小我,修出自大狂。

因此一定要保持一个质疑的心态:

我现在是对的吗?

我不知道。我要去生活中验证。

比如我现在说自己很心安。真的吗?

当生活中出现一个危机,当我自以为已经对之没有情绪的那个人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我的心有没有随之起伏?有没有被妄念带跑?被带跑了,说明我认为自己心安是错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在红尘中修,要去找人和事来碰撞。你跑到深山老林里谁也不理,当然可以觉得自己很心安。你什么事也不去做,当然不会为事所烦。记得有段玩笑话讲一个人说自己开悟了,那让他回家跟家人住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

或者结个婚看看,结了婚再生个娃看看……

我每一刻都会自以为是真的。只有不断推翻上一刻自认为的真,最后才能找到真正的真:真身出现。

真的,不需要证明,所以没有他人外境能够为我作证。需要证明的一定是假的。而我,始终在自己的认为里,也无法自证。因此,只有当真身现身的时候,我才能知道自己以前的认为全部是假的。就像我买了一件古董,如果某个人拿出了真品,那我这个一定是假的。

这就是借假修真。

附:更多内容请点击图片下方“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