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

中国诗坛有一个普遍现象,诗人大都穷困潦倒,挥金如土的李白,还要依靠别人的赞助周游全国,更不要说一生都靠朋友支援的杜甫了。但和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著名诗人之一白居易却是一个例外,他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1)

史书记载,白居易从小聪明过人,读书也十分刻苦,读到口生疮、手出茧,年纪轻轻满头白发。15岁时,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诗去京城谋发展。当他去拜访文学前辈顾况时,看到白居易的名字,顾况不屑地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不过,当顾况看到白居易的诗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马上改变了态度,亲自把白居易迎进门。

元和元年,白居易参加制科考试中举。元和三年,担任左拾遗。此时的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爱好文学的皇帝赏识,一定要尽职尽责,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因此,这一时期,他不但写下很多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还频频上书言事,甚至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2)

白居易以为自己是魏征,但皇帝却不是唐太宗。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对白居易当面指责自己很不满。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主张严惩凶手,但他这番言论却被认为是越职言事。不久,白居易遭人弹劾,说他母亲看花坠井去世,他却有“赏花”和“新井”诗,他们以此为借口把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

其实,白居易的咏花诗和新井诗都是在母亲去世前很多年写,他被贬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那些讽谕诗得罪了当权者。

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3)

被贬江州是白居易一生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怀揣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至此之后,他渐渐转为独善其身,悉心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在江州,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和当地的僧人交游,佛教思想开始进入他的视野和内心。但什么思想都不影响及时行乐。

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4)

唐代大户人家流行养家伎,但数量要和官职匹配。据说,白居易家里养着一百多家伎,这样规模的家庭演奏团体当然是明显超标,但也没人管。这些家伎中,有两个人最有特色,也最受白居易偏爱,她们是樊素和小蛮。樊素善歌,小蛮善舞,白居易为此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从此,“樱桃小口”和“小蛮腰”就流传后世。据说,樊素和小蛮在白居易70岁时才离开他。

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白居易在《追欢偶作》中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说他的家伎每三年多就换一批年轻的。不知道是真实情况,还是男人吹牛自炫。不过,白居易生活滋润却是真实情况。他的诗文在当时就很有影响,吸引了很多粉丝,也给自己带来很多收益。一篇给元稹的墓志铭,元家就给了20万,这还是他最好的朋友,是打了折扣的。

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5)

不过,白居易也没有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小生活里,他在地方上做了不少实事。

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主持疏浚了当地六口古井,解决了杭州人的饮水问题。他又修堤蓄水,引水灌溉,还细致地把治湖的方式与注意事项刻在石头上,放在湖边,供后人参考。

更为特别的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前,给州里的小金库留下一笔钱作基金,供后来的杭州官员公务应急周转,只要事后补回原数就行。这笔基金方便了后来的杭州官员,也一直应用周转,直到唐末战乱才不知去向。

白居易最经典的一句(谁说诗人都饿死)(6)

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白居易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方便了苏州的水陆交通。河长七里,河北面修建的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是苏州现在有名的景点之一。

晚年的白居易在洛阳定居,与刘禹锡唱和,游龙门,与佛教人士一起举办法事,也玩得不亦乐乎。

会昌六年,75岁的白居易在洛阳去世。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白居易是唯一一个让皇帝写诗悼念的诗,可见他的诗歌在当时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