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

物道君语:

在中国人的嗅觉系统里,恐怕没有哪一种花香,能比得过茉莉花,如此亲近却又如此清雅。

而在花茶的世界里,只有茉莉做到了极致,成为了真正的正宗。

其实,以前都不太喜欢花茶。

从小生长在南方,喝到的茶多是滋味醇厚的。尝过玫瑰花茶,只觉有花香不见茶韵。桂花乌龙,遗憾茶香掩了桂花香。

直到六年前,我喝到一泡茉莉花茶。在一个刚下过雨的初秋月夜。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2)

图|物道 ©

只见茶叶,却有一股茉莉花香在四周流动,把那个有些闷热的夜都搅鲜活了。

入口绵柔,舌底有茶韵,满口噙着花香,整整一晚不曾散去,真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从那天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说“花香入茶,唯有茉莉做到了极致,成为真正的正宗。”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3)

图|物道 ©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4)

花茶源于唐朝,但人们懂得花茶窨(xun)制技术,是在明朝。

明人顾元庆在《茶谱》里写过:

“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子、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花茶已经成为老北京人的日常,尤其是福州生产的茉莉花茶。他们一说喝茶,大致就是茉莉花茶,叫“香片”。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5)

老舍在《茶馆》里讲过,有钱的喝“小叶茉莉双薰”。福建、江浙、安徽一带的茶商,将小叶种的绿茶运至北京,再加茉莉花薫两次,因而得名。

梁实秋只喝香片和龙井。每次他去茶庄买茶,伙计会称好茶叶,包成棱角分明的小包。临卖前,再抓一把茉莉鲜花在上面,叫做“双窖”。

他父亲有一位擅长饮馔的朋友,曾将一半茉莉香片与一半龙井相混,唤作“玉贵”,既有茶之清苦,又有茉莉之馥郁,人人称善。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6)

穷一点的老北京,则喝“几个大钱的高末”,何为高末?便是卖茶叶后剩下的茶叶末,一边喝茶一边倒。茶喝完了,里头的茶叶末也倒干净了,因此也叫随壶净。

早晨起来,大家的第一句话不是吃了没,而是“喝了吗?”喝够了茶,才开始吃早饭。

对老北京人来说,喝茶这事儿,莫计较太多明前、雨前,他们只在意一个事:香!

在中国人的嗅觉系统里,恐怕没有哪一种花香,能比得过茉莉花,如此亲近却又如此清雅。

天下第一香,唯有茉莉花。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7)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8)

老北京爱着的香片,最早、最正宗的当来自福州。六年前,那一杯令我念念不忘的茉莉花茶,同样来自福州。

在《中国名茶录》里,福州茉莉花茶被列为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对于福州陈家的制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窨制传承人陈成忠来说,茉莉花茶是以茶为骨、以花为魂;是50多年来,遵循着古训的春采秋窨;是隔三天窨一次,窨九次、十次才有的冰糖甜。

陈叔说:“窨花的次数和‘看茶做茶’的细节,决定茶味的最终表现。”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9)

“窨”,是指将茉莉花与绿茶坯充分拌和后,相互呼吸间,花香开始一点点渗透进茶坯里,随之减少的,还有茶坯中苦涩的滋味。

窨花的开始一般在夜里十点。

说话温和的陈叔,干起活来,却像一个隐于江湖的大侠。比如,抓起一把茶叶,放在耳边细闻,便能听出含水率大概多少。

一般,茉莉鲜花是下午3点后采的。陈叔将它们简单堆放,待其开放、吐香。捡掉残花烂叶,再进行筛花。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0)

筛花时,他两手抓着筛,起起落落,看不出章法,却能准确地筛掉有青臭味的花蕾、花蒂、花片,只留下接近虎爪型的双瓣茉莉鲜花,朵朵饱满圆润,花香扑鼻。

之后,陈叔会将茶与花拌匀,安静地搁置在竹匾上。两者紧紧簇拥在一块儿,茉莉吐香,茶叶一吸,陈叔说唯有如此,“茉莉鲜花的芳香物质(才能)融入到茶叶里面。”

随着空气的进入,待到凌晨两点,他会将手插到茶堆里,凭手感判断温度。“掌心很热,就是48度。若是觉得烫,那就是48-50度,就要通花了。”他会用手翻动散热,为花纳凉。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1)

待晨光徐徐而来,花香也渐渐散尽了。剔除萎花,再由低温炭火烘干:花与茶的第一次“拜堂”,便在此刻完成。

但这只是茉莉花茶的第一夜。

对于花茶香有着极致追求的陈叔来说,六窨以下,只算作一般口粮茶,真正的茉莉花茶,须得七窨、八窨乃至九窨、十窨。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2)

茉莉花茶的魅力,就是借了茶的骨,重重凝练出极致纯净的花香,如果没有茶这个介质,用鲜茉莉花泡水,仍是云泥之别。

只有茶坯和鲜花一次次地换骨重生,历经九窨、十窨,才能不断提高茶的香气和口感,才是真正的九窨针王,香气鲜灵、浓郁、持久。那一口明净的“冰糖甜”,就是陈叔说的“老福州”。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3)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4)

这一生,有些人,只此一眼,便是万年。有些茶,只此一杯,从此岁岁年年,念念不忘。

所以这几年,处暑一过,我便开始在等着,什么时候能喝到陈叔做的茉莉花茶啊?

尤其是今年这个滚烫的夏天,心情被反复地焦烤着,越发想念,想念那一道沸水翻滚过茶芽,那浅黄色的芽叶瞬间舒展,宛若竹林的翠鸟,白绒轻浮在明亮显黄的茶汤上。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5)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6)

想念几秒之间,茉莉花香像剑一样劈开鼻前的空气,芳香四溢,这是秋花茶绝佳的表现。一口下去,花香从喉头蔓延至鼻腔,滋味清柔,舌尖只余下鲜灵的甜。

“鲜灵是茉莉花茶的至高境界,花香新鲜而细致,在嘴里是活的而不是僵硬的。”这才是正宗的花茶香。

只有做到了极致,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正宗。

茉莉花如是,陈叔如是,你我当如是。

待到春来百花香(风起秋香)(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