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简介及生平事迹(开封有个包青天)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的清正一生

唱: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藐皇上,

悔婚男儿招东床,

杀妻灭子良心丧,

逼死韩琪在庙堂。

将状纸押至在了爷的大堂上,

[摇板]咬定了牙关你为哪桩?

包拯简介及生平事迹(开封有个包青天)(1)

这是京剧《铡美案》中非常经典的一段唱词,内容大致是讲述包青天审判负心汉驸马陈世美,还民女秦香莲公道的故事,关于包拯,有很多可供研究的史料留存下来,他的清正廉洁,奉公执法的大清官形象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本篇文章我们聊聊包拯的传奇趣事。

小说《三侠五义》中有非常多关于包拯的描述,我们对于包青天的了解也多半来自于小说和电视剧等,一提到包青天,就不由得想到带刀侍卫展昭,和传说百姓为包拯打造的三口大铡刀,龙头铡: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还有很多神奇的判案故事。比如至今另人们津津乐道的审牛案。

包拯简介及生平事迹(开封有个包青天)(2)

据说包拯在任天长县的知县时,发生了一起有一个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的案件,牛的主人便来到官府上诉。因为宋朝杀死耕牛是犯法的行为,所以包拯安慰他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果然,不久之后,就有人来控告,举报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睿智的对他说道:“你呀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于是,这个盗贼听了后,心中又是吃惊又是佩服。包拯的卓越的判案能力可见一斑。

包拯简介及生平事迹(开封有个包青天)(3)

然而真实的包青天可不仅仅是开封府的一个县老爷,他更在朝中任重职,深得宋仁宗的赏识和青睐,对宋朝的政治影响非常巨大。包拯一生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为百姓申不平。当时京师地区甚至有传言道,“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加以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公元1062年7月3日,北宋名臣。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少年的包拯极其的孝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后,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的知县。但包拯因为想要和父母陪伴的时间长一些,便请求在被安排到合肥附近就职,于是改授为和州监税,然而,包拯还是觉得不能好好的照顾年迈的父母,于是干脆就辞去了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内心的悲伤之情渐渐被时光冲淡,为了实现人生抱负,他才赴京任职,获授天长知县。

包拯简介及生平事迹(开封有个包青天)(4)

包拯的清廉在端州砚台一事中也提现的淋漓尽致。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一带,古来盛产优质砚台,包拯上任此地前,他的前任知州随意征收大量砚台,谋取巨额私利。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移任端州知州后,下令工匠必须严格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不许许任何贪赃行为,一年过去,他没有拿一块砚台回家。1973年,在包拯墓的考古活动中,在包拯及其子孙墓中仅发现一方普通砚台,并没有端州砚台。

包拯简介及生平事迹(开封有个包青天)(5)

包拯的刚直上谏和弹劾官员也是出了名的强硬,他无视达官贵族,曾连续七次上章弹劾王逵,直到他被罢免,包拯的执着和正直是宋朝官场中为数不多的一股清流。欧阳修评价他为: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溘然长逝。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休朝一日,谥号为“孝肃”。永远给后人留下一个青大天老爷的英伟形象。

作者:三柳先生

编辑:龙图阁学士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获得更多资源,关注公众号:奇说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