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

中国第一个邮政局于1878年3月23日在天津创立

同年中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中国近代邮政事业萌芽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及属员可在中国自设邮政专差,往来于北京、天津,中国应予以保护。每年冬季,天津海口封冻,则由马差往来至镇江寄发。不久,英、法等国家即感到自设专差很是不便,于是改由总理衙门代收、代寄各国的信件。1866年总理衙门委托总税务司赫德在总税务司衙门里设立“邮政部”,按照西方邮政模式,代管北京、天津和上海之间的邮件递送,北京、天津、上海、镇江各海关均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均制定了封发邮件时刻表与邮资标准,并在天津、北京间开办了骑差邮路,逐日开班,行程17小时。当时,一般人的信件不予邮寄,但天津租界里的外国人可以利用这条邮路,把信件寄往上海,再转寄回国。

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也曾是中国近代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1878年3月9日,经清政府批准,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于当年3月23日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内(现营口道2号)创办了“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邮政机构。同年7月向全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80年1月11日书信馆改名为“天津海关拔驷达局”(英语POST译音,即海关邮局)。1884年迁入此楼办公。1897年2月2日改名为“大清邮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11年“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成为独立的系统。1912年“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天津邮政博物馆是在大清邮政津局旧址上(今天津市和平区解放路111号)上辟建而成的。这座欧式风格建筑,历史上曾是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海关邮局及“大清邮政津局”的所在地,旧称“津海关拨驷达局”,是当时海关邮政的总部。“大清邮政津局”大楼是近代中国邮政史上珍贵的建筑文物,是中国近代邮政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2010年10月9日,天津邮政博物馆将正式落成、开放。邮政博物馆的建成,可以为集邮爱好者提供一个参观学习的场所,成为天津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在塑造近代中国邮政发源地天津形象的同时,也将以邮政独有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中国邮政在海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邮政的整体品牌形象。

大龙邮票历史:

按照常理,邮票应该由邮政部门发行,但是中国的这第一套邮票却与海关有着不解的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中国海关试办邮政是首先从天津海关办起的。1878年总税务司赫德就指派天津海关的德璀琳来筹办中国海关的邮务,他就以天津海关为中心在北京、营口、烟台和上海五个海关来试办海关的邮政。

1878年3月,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坐落在海河岸边的老海关大楼,曾是海关的公事房,海关书信馆就设在该楼内,而中国第一套邮票也是从这里发行出去的。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1)

大清邮政津局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2)

大清邮政津局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3)

大清邮政津局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4)

大清邮政津局的变迁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5)

大清邮政津局(现为天津邮政博物馆)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6)

大清邮政津局(现为天津邮政博物馆)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7)

大龙邮票

哪几个国家邮票上的人物都一样(历史上的天津2)(8)

大龙邮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