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店线上线下融合(婴童店用互联网思维做线上线下)

母婴店线上线下融合(婴童店用互联网思维做线上线下)(1)

实体店口中的竞争力,算不上竞争力

婴童实体店运营每个人都在谈体验,但是何为体验?通常大家都提及顾问式销售、配套游乐场或者游泳馆,因为这些都是线上没有的。

其实顾问式销售线上也有

线上店也极其重视导购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也不仅仅是介绍产品。而且,线上更便捷,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店小二,只要你上线。尤其是消费者的移动端购物以及交流习惯养成之后,拿起手机随问随答。

的确,在门店中,消费者可以跟导购人员直接接触,这是一个优势,但有时候也是一个劣势,因为只要是靠人来展现的服务,就不敢完全保证服务水平一致。有时候,你太过热情,那些“活在云端”的新妈妈们根本不适应;有时候,一个导购脸色不好,就可能导致这个消费者对这个店“一生黑”。

但是线上“不要脸”习惯了,反正大家谁也见不着谁,服务小妹就算早上刚跟男友吵了一架,在线上也会按照标准流程各种“亲”不离口的。

游乐场所,线上真的没有,但是其他地方有,比如这几年大打亲子牌的购物中心。

有的购物中心甚至有好几层会提供给各个年龄阶层的游乐场、游泳馆,而且有的已经做得非常专业化,母婴店能否花大的精力和资金来跟这些专业场所来竞争?

10年来,母婴用品市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呈现野蛮式增长,店内配几名导购,进一些知名品牌带动人气,再加上几个不太知名的高利润本土品牌,再配搭些日用快消品,奶粉,纸尿裤,适当地针对店员制定导购激励政策,偶尔厂家业务对产品进行培训,日子就那么过着,店也慢慢地做起来了。

正过着这么安逸舒适的日子的时候,挑战来了,猝不及防。

数据显示,母婴消费途径中,2012年网上占比是17%,2013年同期占比已经上升到21%。电子商务的浪潮似乎有增无减.更重要的是,越年轻的消费者已经习惯凡事上网查,上网问,上网成交。

而且近这2-3年来,整个母婴行业无论从厂家作为上游,渠道商作为中游以至零售商作为下游都急剧发生变化

品牌涌入如雨后春笋。去年CBME孕婴童展共设12个馆1400余家厂商参会,展出2100多个品牌,比往年多出2个展馆,无论是国外品牌进军国内或是传统OEM厂商,均自建品牌参与中国这个婴童市场规模达10000亿的大市场中。

资本介入加速行业洗牌。近几年来各地的专业连锁母婴系统均把视线放在全国的布局上,亦步亦趋地向跨省份发展。有行内分析报告甚至指出,不出5年,将出现寡头性垄断企业,,情形有点像家电行业的苏宁国美。

乱世之中,必出豪杰,实体店还有哪些突破口?

传统方式拓展客流是否可取?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店铺运营中,首先考虑的是客流量从哪里来。

扩张店铺,开更大的店?当今物价高涨的年代,租金压力越来越重,店面扩大了,交的租金自然更多,这无异于给业主打工。

增加分店数量?除了上述租金压力增加之外,店员人数也随之上升,人员管理也成问题。现在普遍的现象就是年轻人不愿做导购,人员流失率也高,人手的扩充往往突显了招人不易留人更难的局面。

那加大广告宣传投放吗?在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彼此都用愤常的推销手法是通过让利去讨消费者欢心,越来越变得高投入低产出。大家天天都做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就没有突出之处了。

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持老客户的7倍(没错,从5倍上升到了7倍!),因此,维持好老客户并提升重复购买,这是最好的方法。

钱只能买来弱关系

于是大家就想到维护自己的会员营销体系,尤其是当诸如微博、微信等社会化营销工具的兴起,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那各位都是怎么做的呢?

还是定期发送短信,节假日活动优惠,纪念日祝福等。套路没有新意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套路与消费者互动的出发点,均以利益就驱动。

不要忘记,你在发优惠讯息的同时,其它商家也在发各式各样的宣传推广讯息!试想一下,手机天天收到一大堆短信,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不理它?或是立即删除它?结果是商家忙着花钱去发讯息,客户忙着花时间去把讯息删掉!我们到底在创造什么客户体验?!

不断赠送礼品,打折优惠吸引客户,只会不断教育客户一切以利益作出发。慢慢地,客户只会关心你的产品价格是否最低,去你店买东西是否有更多东西可以“占便宜”。所以我们常说,趋利的客户是商家教出来的。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小姐说得对:男人对女人,要么给她很多很多很多的爱,要么给她很多很多很多的钱!

一切紧靠利益驱动的关系,我们称为弱关系。一但与消费者的关系缺乏感情纽带,客户的忠诚度及回头率便高不起来。

那么在门店会员系统管理中,如何做才能提高客户回头率,达至重复购买的良性循环?

重要的是互动起来!

答案很简单:建立具备社会化特性的会员营销体系!强调情感关系的维护而不是以利益驱动的关系

先看一个案例。

连锁药店海王星辰会员活动:海王星辰全国门店超过2000家,一年营业额达38亿,全国会员1200万,其中超过50%的会员每月至少光顾1次。这要归功于他们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反应。

在线下,海王星辰在不同的小区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传递健康保健的讯息;在线上,它设立了STAR365健康咨询平台,为关心健康、美容、受孕的用户提供一个讯息查询、互动的平台,并延伸到了微博。这就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基础设施。

那么这些硬件上面跑什么软件呢?只是传播相关知识吗?

显然,海王星辰很清楚社交媒体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常常在官微上发起话题性的互动,配以不同的与健康主题相关的有奖活动。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便是“万人瘦身健康减重”。

此活动意在鼓励那些希望减肥而坚持不下的人群,参与者要定时发布减肥进度,博友互相监督,分享心得,并相互支持鼓励。

减肥本身是高话题性的,但是干巴巴地贴上几条减肥心得,活动很快会沉底。而参与者定时发布减肥进度,则把个人减肥变成了公共事件,引发了围观、吐槽、鼓励和互相支持,这种精神上的激荡,让参与者的活跃度始终持续保持高位。

是的,这就是女人。她们更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购买过程中的参与感及自我表达的欲望。逛街对女性而言,不仅是解决购物的需要,更重要是一种社交行为,她们往往对通过购物、掌握产品相关的讯息,同时通过分享获得认同和自豪。

女性主导了70%以上采购,要留住她们,提高重复购买率,你要做的不是发更多的短信微信和微博,而是创造更多她们喜欢的活动。如今微博、微信、同城小区网店大行其道,平台多的是,关键看你的活动是否能让妈妈们参与进来。

活动主题的策划或许不能一次就成功,你能见到的那一次成功,实际上是踏着无数失败经验而来的。在《来自星星的你》大结局即将播出的前一天,微博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兽假”的话题。厦门PBA化妆品公司苏桂强在微博上爆出自己近日收到了52张请假条,员工们集体请假的理由居然是去看《来自星星的你》。

这个话题参与度极高,后来被搜狗收为热词。可是在这次事件之前,这个企业每逢热点就考虑如何借势,锻炼队伍,培养感觉,终于这一次爆发。

如果门店能在线上聚合一群妈妈互动,线下举办不同活动激活她们的活跃度,形成闭环的同城社交圈子,再辅以同城服务,如货品派送,门店周边的极速服务,满足妈妈们的急迫需求,电商又有什么可怕的?

声明:亿欧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亿欧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亿欧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亿欧网的追责。

母婴店线上线下融合(婴童店用互联网思维做线上线下)(2)

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O2O行业资讯和商业分析,请您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i-yiou"或者"亿欧网",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亿欧网建立直接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