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间饮食方面注意(女性月经期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家还记得前面看诊月经病的小龙吧?今天小龙将她的卵巢性激素结果拿来看了以后,结合小龙的月经稀发和面部痤疮(痘痘)的特点,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我给她开了口服避孕药,事指导她药物的用法以及相关的观察和随访注意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女性月经期间饮食方面注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女性月经期间饮食方面注意(女性月经期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女性月经期间饮食方面注意

大家还记得前面看诊月经病的小龙吧?今天小龙将她的卵巢性激素结果拿来看了以后,结合小龙的月经稀发和面部痤疮(痘痘)的特点,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我给她开了口服避孕药,事指导她药物的用法以及相关的观察和随访注意项。

待小龙完全明白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她问我:“陈教授,您看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和我平时的生活压力和饮食习惯有关系?”

我说:“工作压力和生活习惯固然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工作繁忙难以改变的话,你可以尽量通过增加锻炼、读书等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饮食方面,尽量少吃快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尽量少熬夜!”

小龙说:“我尽量去改善一下生活习惯,也有计划地把工作压力减轻下来。”

接着,她又问道:“那么在月经期,我的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我说:“这个月经期的注意事项针对所有女生都是差不多的。”

小龙说:“我也想听听您的指导,我在月经期该吃点什么更能配合改善我的月经状况呢?”

我说:“你的情况在中医中来说,通称为月经不调,一般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法进行辅助的治疗,以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月经不调的主要病因为:肾气不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所致。”

小龙迫不及待地问道:“哪些食疗啊?”

在食疗方面,可以在月经期饮用一些自制的保健汤类进行饮用。比如:红糖益母草汤,具有祛瘀止血的功用,可用于治疗血瘀型月经不调。另外,当归红糖煮水饮,可起到补血调经的作用,对于血虚血寒型月经不调有效。

姜、艾叶、红糖一起煎煮服用,具有温中散寒的功用,可以用于治疗血寒型月经不调,在经前、经期中服用效果较好。如果用山药粳米煮粥,可以温中健脾,治疗脾虚月经不调所致气血不足型。如果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的女生,可以用干芹菜水煎服,具有调经止血的功用。

当然,在月经期,女生要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血、菠菜等,可以补充由经血丢失的铁质。还需要尽量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食物,使心情舒畅,有利于缓解经期不适。”

小龙说:“好的,我根据您推荐的,到时候来试试对我效果如何。那我还有没有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呢?”

我说:“女生在月经期时饮食上要注意的事项就比较多了。我给你大致总结一下哈!

01

不宜冷饮冷食:喝冷饮或进食生冷,容易引起子宫痉挛,使经血无法通畅排出,加重经期疼痛。要喝热饮、进食热的食物,使胃和子宫都能温暖,减轻疼痛的不适。

02

不宜吃太咸: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在月经前,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03

不宜吃油炸食品:经期女性皮脂分泌增多,皮肤油腻,同时毛细管扩张,皮肤变得敏感。此时进食油炸食品,会增加肌肤负担,容易出现粉剌、痤疮、毛囊炎,还有黑眼圈。另外,由于经期脂肪和水的代谢减慢,此时吃油炸食品,脂肪还容易在体内囤积。

04

不宜饮酒:经期女性体内的解酒酶减少,饮酒易醉。更严重的是,为了制造出分解酶来帮助分解酒精,肝脏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在这期间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比平日严重的伤害,引发肝脏机能障碍的可能性增大。

05

不宜喝浓茶、咖啡:这类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以致产生月经疼痛、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等不适症状。

小龙说:“谢谢您给我分享了这么多,我会尽量注意的。以前,我在经期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常常吃冷饮,有时候也爱喝咖啡,难怪会出现一些问题。”

我说:“意识到就好了,慢慢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加上药物治疗,慢慢会好起来的。”

小龙高兴的说:“我放心了。后面有问题我再跟您沟通。谢谢您的帮助!”

看到自己的一番话语能让一个焦虑的女孩子安心工作、用心生活、放心治疗,一种小小的幸福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本文为我的导师中山六院妇科陈淑琴教授在微信公众号上写的科普文章,经同意后转载到至本人的今日头条,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到妇科生理和常见疾病的科学知识,原文链接如下:女性月经期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陈教授在好大夫平台上写作了许多关于妇科疾病的科普文章,想进一步了解的读者也可在好大夫网站--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淑琴教授或微信公众号“陈淑琴医生”的个人主页下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