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是商朝第几代君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 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但他刚愎自用,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一位典型的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但后世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人物生平

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谥号纣王。司马迁在《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中写道:纣王"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是非不分);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狂妄自大);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北里之舞,靡靡之乐(荒淫无道);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残害无辜);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喜欢奸佞之臣)。面对纣王的暴虐,他的一些亲人想用"仁"与"德"的思想来劝谏他、启发他、感化他,结果"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论语·微子篇》)。 纣王始为象箸时,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王不听箕子劝谏,箕子最终选择了无视暴君胡作非为、自己装疯作奴。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微子启是商朝帝乙的长子,也是纣王的庶兄。微子屡次进谏,劝阻纣王不要实施暴政,但是纣王就是不听。此时西伯侯姬昌不断修德建功,灭了陇国。纣王的大臣祖伊,忧祸患将至,把此事告诉了纣王,纣王却说:"我生于世上,不是有天命在吗?西伯昌虽强盛,又能把我怎么样?"微子料定纣王再也听不进去劝谏了,于是逃离了商都朝歌。纣王的叔叔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比干终年63岁。

为政举措

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沬,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早在帝乙时,商的国力就处于衰弱阶段。帝辛在位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外拓展,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可结果却出现许多叛乱国。

帝辛是商朝第几代君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1)

帝辛

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并未保卫商朝的安全,反而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牧野之战

帝辛是商朝第几代君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2)

牧野之战形势图

得知帝辛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周武王即率诸侯联军伐商。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总计十七万,开赴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迎战。想不到这些大批夷人、奴隶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在摘星楼自焚而死。帝辛死后,周武王象征性的用黄钺砍掉他的脑袋,妲己也被杀。

轶事典故

荒淫无道

帝辛是商朝第几代君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3)

纣王的荒淫无度

他嗜好喝酒,特别宠爱妲己。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库里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烙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里。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群臣劝谏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叔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

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

帝辛是商朝第几代君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4)

比干遭剖心

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

西伯昌死后,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纣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国。

遗址考古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即帝辛之宫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的殷墟。该遗址发现了象骨和鲸骨、各种青铜器、玉笄、玉戈、甲骨文等文物,其中殷墟127号坑的发现﹐发现甲骨17096片﹐完整的龟甲将近300版。殷商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包括商代的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初始资料之一,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其文字点、横、撇、捺及疏密结构,用现今的眼光去看,已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中国书法之要点。殷墟也凭借甲骨文一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墓地遗址

纣王墓由今淇县城东行8公里,来到淇县西岗乡河口村的淇河

帝辛是商朝第几代君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5)

纣王墓

大堤上,纣王及其王后和妃子的三座坟墓呈南北排列。纣王墓前有一通巨碑,碑上"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于1987年题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