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就会有收获毒鸡汤(业精于勤荒于嬉)

“业精于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勤奋就会有收获毒鸡汤?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勤奋就会有收获毒鸡汤(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奋就会有收获毒鸡汤

“业精于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早晨在太学里教诲他的学生们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里的“业”,指的是学业、读书;“行”,指的是为人、处事。在韩愈看来,“业”与“行”,是立身处世之大端。

学业由于勤奋不辍而专精,因为玩乐嬉戏而荒废;德行由于思考反省而成就,因为因循随俗而毁败。为此,为人处世,当始终不忘学业之重,一言一行都须认真对待。

古人崇尚读书,故而喜欢劝学。

颜真卿的才华世人皆知:他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后,“学而优则仕”成了一代名臣。

他也善诗文,所著《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等皆脍炙人口。

然而,真正让颜真卿流芳百世的,却是他的书法。

颜真卿擅长行书和楷书,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他的书法精妙,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他还自创了“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把他和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把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用“颜筋柳骨”这个成语来称赞他们各自风格迥异、登峰造极的书法。

颜真卿能在诸多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自然与他的孜不辍勤密不可分。他曾作《劝学》一诗,劝勉人们努力读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圣人孔子在船上叹息说“逝者如斯夫”,其实也在规劝人们珍惜时间,这与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的后人、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钱福《明日歌》所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有异曲同工之妙!

紫阳先生朱熹的名气大不大、贡献多不多自不必说,单是看看他的头衔,你就知道他小时候用不用功。

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被钦选为古代的教科书,还是科举考试的标准。他还被视作是中国儒学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

朱熹虽然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却享祀着孔庙,这在中国古圣人哲人中可是唯一的。你现在进入孔庙,依然可以看见朱熹被列入大成殿的十二哲者中。

朱熹的《劝学诗》是偶成的,却是最引人深思、最叫人感动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每每想起这首诗,总有一种怅然若失、如鲠在喉的感觉!

晚唐诗人、文学家、翰林学士皮日休认为,那满满一屋子的书籍,才是真真的财产!——“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宋真宗赵恒就更加直接,对人们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学问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勤勉中来的。于是,“凿壁偷光”者有之,“头悬梁”者有之、锥刺股” 者有之……结果呢?祖上世代务农的匡衡后来成了汉代的经学家,官至丞相;孙敬成了汉朝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也是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苏秦也成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还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组建了合纵联盟,担任着"从约长"的重任,兼佩着六国的相印。

因此,北宋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汪洙劝诫人们要《勤学》:“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意思是说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要像前人囊萤取光那样勤奋,你有学问了,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呢?

是啊,“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难道不努力,知识还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因此,人的一生,当及早努力,因为一个人是不能够永远都是“少年”的!正如孟郊所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更何况:“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总用古人的这些说词来勉励家里的兄弟姐妹们。虽说受益匪浅,但少说也有三四成的“说教”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是当耳旁风了。

如今,一个人默默地回顾着自己过去的时光,失落之感油然而生,禁不住轻声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于是,我对自己的学生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书读时直须读,莫待老来空歔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