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教学设计(古诗教学与赏析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分析古诗前,先阅读古诗原文↓↓↓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本周六他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过周末。看来,这个小朋友是想干什么呀?  

生:请客。  

师:他想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  

师: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请客”、“做客”、“客人”都有一个――“客”字。对,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  

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写。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  

二、初读古诗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全诗,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加强识字:抽生读诗,其余听读,评价,正音。  

4、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识作者部分,简介作者。

5、师: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谁能说一下诗题的意思?  

提示:《回乡偶书》的“偶书”,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三、领悟诗意  

1、紧扣““客”字”,启发思考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发现它了吗?  

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2、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提问: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找答案。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自读诗歌,勾画。  

4、指名回答刚才的问题。  

例:(1)从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来看,他是客,那些不认识他的孩子把他当作“客”了。       

(2)在插图中也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客”,因为他骑着马,马驮了一大包行李,这也是那些小孩认为他是“客”的原因。  

(3)他不是客。这首诗是贺知章写自己的回乡经历,他三十六岁外出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告老还乡,你们看第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就是这个意思。  

(4)从第二句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还说着这里的话,几十年了都没改变乡音。  

5、师:是呀!诗人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八十五岁才回来,整整五十年哪!多少个日日夜夜啊!诗人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可因为公务繁忙、交通不便就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想了多少年,梦了多少年,家乡的一切还如我想像中的一样吗?大家一起来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生读诗句。  

6、师: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指名答,例:我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回来;两鬓的头发已经疏落了,但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  

7、师:面对“鬓毛衰”的作者,“儿童”是怎样的呢?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师:理解诗句的意思吗?同桌相互说说。  

同桌练说。  

师:谁愿意来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例:村里的小孩见了我把我当作远方来的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四、感悟诗情  

1、师: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遇到询问自己从哪里来的儿童,请你想象一下,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生说感受。  

2、师: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师适时指导语气和节奏。 

划分朗读节凑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提示: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

首行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朗读时,可以把语速放慢一点。  

次行“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的乡土之情。朗读时,可以突出语音语调的变化。“无改”读得昂扬一点,“衰”读得起伏一些。  

三、四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 “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彩,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朗读时,可以读出儿童般的天真浪漫来。  

4、背诵诗歌,积累语言:

指名、分组背、齐诵。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教学设计(古诗教学与赏析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

五、指导书写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生字。

六、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师诵读: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2、生自由读诗。  

七、表演诗歌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  

学生分角色试练表演。  

八、自选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诗,给诗配画,并试着将组内的作品组合成表现整首诗的连环画;  

2、对诗歌进行故事续编:贺知章回乡后感受如何?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3、课外阅读贺知章的诗作或其他表现热爱家乡的诗作。 

喜欢就支持猪小侠:点赞加关注,永远不迷路。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只作为公益学习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