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

央视中秋晚会,宋佳和辛柏青演唱的《人世间》再次勾起大众对电视剧的回忆。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

宋佳饰演的周蓉,在剧中并不讨喜。

尤记得当初看剧时,弹幕里那一条条“周蓉真自私”。

周家的三个孩子,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社会向。

秉义品行端正,为国为民,大爱无私。

秉昆善良正直,勇敢坚韧,全心全意守护家人。

周蓉呢,执拗、自我,做事不计后果。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2)

她的生活,几乎没有大爱,更多的是小我。

但“小我”并不等同于自私。

周蓉这个角色,犹如那个物质匮乏、思想守旧年代里一株刺眼的玫瑰。

她好像空有其表,不怎么实用,但她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对爱情、知识以及追求自我的向往。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3)

追寻爱情

周蓉最初被诟病,是她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

可她追求的爱人是著名诗人冯化成啊。

诗是浪漫的、理想的、脱离世俗的,是很多知识女性精神的寄托与慰藉。

如果说大部分爱情是“见色起意”,譬如秉昆与郑娟,那周蓉的爱情便是“见才起意”。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谁不爱才。

连徐志摩与陆小曼都是因为诗结对,为了所谓的才,甚至不惜违背婚姻道德。

周蓉爱上一个诗人,男未婚女未嫁,这本身并没有错。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4)

究其根本,周蓉也只是奔赴爱情的方式不对。

另一方面来说,在那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爱情本身就十分稀有。

那一代人不渴望爱情吗?

不,他们只是对生活妥协,将爱情寄托在运气之上。

幸运的遇良人,平安一生。不幸的,隐忍、妥协,甚至遭受语言或肢体暴力。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是不幸的。

周蓉遇到爱情,并走入婚姻。除了幸运,更多的是她对传统婚嫁观念的反抗。

年轻的周蓉在家被父母兄弟捧,在学校被众多人追。即使身在底层的普罗大众,也很难不有一颗孤傲的心。

只有冯化成的诗,让她无限敬仰与崇拜。

对周蓉来说,爱情至上。

她可以为了爱情放弃安稳生活,到偏远山区生活,投身教育。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5)

也可以在爱人背叛时,选择离婚,并很快接受另一个人,开始新的感情。

但周蓉对爱情是有要求的,她对爱情的要求,是至真至纯,是全心投入。

余秀华说,任何两性关系的本质,都是有所图。

周蓉所图的,不过是不被世俗观念束缚,内心的安稳与精神的自由。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6)

在外求学

高考的恢复,让千千万万个经历过阴暗和苦难的人民,看到了光。

天资聪颖的周蓉和秉义,如愿考上北大。

周家一时风头无两。

连一向沉稳的周父,都愿意在过年时,美滋滋地带着即将有出息的孩子们,串门炫耀一番。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7)

在穷苦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委实是凤毛麟角。

作为优秀女性的代表,周蓉深深地尝到了读书的甜,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

然而“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

求学的周蓉,好似不记得自己还有个放在老家的孩子。

在亲子关系中,周蓉是漠然的。

不管是身为女儿,还是作为母亲。

即使后来回到家乡,可以近距离与女儿接触,周蓉却几乎没有为改善母女的关系而努力过。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8)

书上有道德、有律法,有历史渊源、有时代变迁,有山川河流、有天地万物,却没有人情往来。

世间情感多样,没有一本书能写明白具体怎么做才能做好平衡。

既然无法平衡,周蓉索性完全放任不管,将母亲和女儿,一手交给弟弟照顾,自己落得清净。

同样是考上北大,秉义读完书,最终用在了为人民服务上。

周蓉读书,仅仅是给自己找了个工作,连父母和女儿都照顾不到。

这是“大义”与 “小我”的明显对比。

可是这种带点自私属性的“小我”,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我们现代人所追捧的独立女性啊!

人性本自私,只不过多数人不得不维持表面上的道德正义,担起所谓的责任。

而周蓉,将这些完全抛开,一心追求自我罢了。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9)

回归社会

周蓉回到家乡教书,迟迟分不到自己的住房,冯化成让她“走后门”。

明明不齿这种行为,周蓉还是去找了老同学蔡晓光。

既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想曲意迎合,那就言辞闪烁地找个愿意帮忙的人去做。

这便是读书人的矛盾与清高。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0)

蔡晓光帮忙打点关系后,周蓉依然没有分到房子,她便贸然去找分房人,将送出的礼物要了回来。

在观众看来,周蓉简直就是情商极低。

周蓉错了吗?

按照正常的制度与规定,周蓉是有资格分到房子的。但多年排不上。

好不容易下决心走后门,偏偏碰上只收礼不办事。

一般人只会在心里唾骂,懊悔不该送那份礼。

周蓉不是一般人啊,她将这份懊悔,付诸于行动。

所以,她并没有错。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1)

错的是分房的人趁机捞便宜,错的是其他人对送礼之事趋之若鹜,以求达到自身目的。

实际上,多数人对违反规则的事情默许,往往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利益获得者,没有人永远高尚。

如果所有人都主动按照规则做事,不去计较利益得失,那么像周蓉这般清高之人,便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可是,这个如果在理论上本不该成立,因为世界就应该如此啊!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2)

有句话叫“当浑浊成为常态,清醒便是一种罪”。

周蓉仿佛就是浑浊世界里一个清醒的存在。

她不圆滑,不市侩,不愿委曲求全。

她执拗倔强,一心追求内心感受。

从哪方面来看,她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女性。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3)

但她追求理想爱情,努力汲取知识,坚持自我。从社会形态多样的角度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的进步。

即使身在现代,我们也依然羡慕那些可以不顾一切,单纯追求心中美好事物的人。

但我们又难以脱离现实,完全卸掉家庭、工作、社会责任等带来的枷锁。

所以周蓉一边被羡慕,一边被唾骂。

而所谓的自私,也不过是上帝视角的观众来定义的。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4)

这世界本就没有完美的人。

秉义自由恋爱,靠高情商化解了阶层差异,但患病离世,始终没有自己的孩子。

秉昆重情重义,踏实努力,却因打架入狱,人生几度起落。

他们同样有遗憾,但这些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万事从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人世间。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5)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6)

人世间周蓉告诉我们什么(周蓉就像一株刺眼的玫瑰)(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