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钟南山一辈子的愿望(这是钟南山一辈子的愿望)

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创新研究团队发布消息称,钟南山希望加强慢阻肺早诊早治,“走出一条能够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早期干预治疗慢阻肺的路,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钱财,也能将慢阻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慢阻肺虽然姓“慢”,但增长的速度很快。目前我国成年人慢阻肺患病率超8%,40岁以上人群超13%,患病人数达1亿人,给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带来沉重负担。

钟南山称,目前中国有9000多万慢阻肺患者,其中95%以上都处于疾病早期(1期、2期),早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症状将随着时间逐渐严重,比如日常行动(乘车、上楼梯)觉得喘不上气,再去找医生,已经晚了,肺已经出现不可逆的改变了。

早诊断早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钟南山称,2017年,(国内)已经有前瞻性研究证明,早期在社区诊断,并只要给很少的药坚持(早期干预),患者的肺功能就能很明显改善,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

如何查找慢阻肺的早期患者尤为关键。钟南山团队曾发表论文,倡导将慢阻肺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他们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诊机构,在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可发挥重大作用。

这是钟南山一辈子的愿望(这是钟南山一辈子的愿望)(1)

钟南山明确表示,其团队现在正准备开展社区大规模的早期干预,发现患者以后,再积极治疗。

不过,大众对慢阻肺早期诊疗还存在一定偏差。钟南山称,现在真正有早期干预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大家都接受。但是,像慢阻肺,患者却没有什么积极性,因为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所以,这需要一个观念的转变。

钟南山建议,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吸烟者、使用生物燃料者、身处空气污染严重地区者,要注意筛查肺功能。特别是超过40岁的上述人群,以及已经有活动后气促的人。钟院士说,要像重视量血压一样重视肺功能的检测,检测不是很难,在有经验操作下引导,用力吹口气,就能知道肺功能情况。

2020年,在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的《可凡倾听》中,钟南山院士说,(早期干预治疗)慢阻肺是我的愿望,一辈子的愿望。为什么?现在很落后,患者是等到三期四期,症状很明显才治疗,实际上这是非常落后的。现在有谁说高血压等脑出血才治疗,有谁说糖尿病出现糖尿病足、心功能衰竭再去治疗?早期糖尿病用点药,早期高血压就用药,后面都不会发生。但是慢阻肺全国9000多万人,95%都是早期的,没人管。这是我的愿望,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作出第一步,进行干预以后,发现病人的情况改善,不往坏处再发展,这就是我的愿望。

转自:南方 客户端

来源: 南方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