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巷子儿时的记忆(江苏青墩伊西原创)

古老的巷子儿时的记忆(江苏青墩伊西原创)(1)

儿时的记忆

那一年我十岁,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的热,那是1976年的夏天,那儿时的记忆湧上心头,那一年唐山大地震,那一年我的家乡到处搭建了防震棚,那一年是1976年,那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记忆犹深。

那一年的夏天,全公社开了动员大会,预防地震动员群众自搭建防震棚,各家各户即刻形动起来,搭建防震棚,按照要求搭建自家防震棚,就地取材用两头三角架式,中间一根木条,半腰各一个小毛竹,用铁丝扎紧,中间高度1.8米左右,底宽2米左右,上边用草编制帘子遮盖,两头透风,地上撒一些草,放一张席子,晚上一家人就挤进防震棚倒也凉快。

那一年夏天,晚上睡觉就睡在防震棚里,白天也在防震棚里玩,时间悄悄地过去,发现了一个秘密,在防震棚里的那两桁条上一个钓上挂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我并不知道,父母亲那袋子不能碰,所以并不关心它的存在,一晃十几天过去了,与它相安无事。

一日下午,闲得无聊,我站在爬爬凳上,用手摸摸好奇地解开袋口,一阵阵香气扑鼻,直入心肺引人欲望升起,用小手掏出袋子里的食物,金黄金黄的放进嘴里,脆脆的香香的怪是好吃的。现在想起觉得好笑,十几斤的炒米,在那年夏天,每天掏一点,吃到开学也差不多了,父母亲并不关不心它的减少。那吃炒米的感觉,今生今世难以忘怀。

那一年夏天的午后,只见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顺眼望去一群人向我们队里走来,只见大队民兵押着四类份子马龙,头戴高帽,身扛桌子,井刚上挂着一串饼子,后面跟着一群孩子吵吵熙熙走来!召集队里人现场集中开批斗会,到临时会场,马龙放下桌子,站到桌子上,民兵营长讲话后,一个民兵锣一敲,向马龙说:低头认罪,马龙低下头说:我叫马龙,半夜起来摊饼,说:地震地震一天吃六顿,如果不地震萝卜樱糁粥当顿,我有罪,我有罪。

一群小孩跟着游行的队伍向其他生产队出发,游行结束后,押往大队部教育学习。

那一年的夏天,到处都搭建了防震棚,大队部的防震棚很大,在大队部前后两进房子中间的空场上,地上铺上稻草,值班人员在现场值班,大队部靠近我家,每天吃过饭后,我就去玩,地震棚里有锣鼓钗儿,有洋号,值班的夏会计人很好,他没事时与我们交谈,边交谈边结毛衣,并且用左手编织毛衣,一个男同志织得又快又好,我们混熟了!

那一年夏天,那一天早晨4点左右,东方发红了,紧接着枪声划过夜空,广播里洋号响起,各大队锣鼓喧天,地震的紧报拉响响彻云霄,之后听说:那天是唐山大地震。

那一年夏天之后,开学后各班在操扬上搭建地震棚,四周无遮栏头顶用草遮盖,就这样我们在教室外上了一个月的课,在那上课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数学月考时,我班一个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老师在发卷子时贴在黑板上,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过了不到一个礼拜,这位同学转学去了他父亲教学的学校上学。

那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淡漠,那搭建防震棚的往事记忆犹新!

图片来自网络

古老的巷子儿时的记忆(江苏青墩伊西原创)(2)

作者简介

伊西(羸言秦时月、一品梅、三川、龙风剑、泗水桃园)江苏青墩(海安)人,海安县作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诗帖《啼鸣》、诗合集《十人诗选》、诗集《芦叶飘香》、《泗水桃园》、《最美人间四月天》、《诗与远方》。诗观:一切来自于自然!《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