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大方鼎形制特点(司母戊大方鼎历经各种磨难)

大家好,这里是智读历史。司母戊大方鼎是青铜时代的巅峰之作,是我国的历史珍宝。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探明的第二个王朝,也有最新的说法否定了夏朝的存在,这里我们不做讨论。与殷墟的青铜器有着极为浓厚的华夏文明特色,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形态各异的青铜器,器皿的质量,还有装饰花纹的精湛,以及高超的工艺水平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形制特点(司母戊大方鼎历经各种磨难)(1)

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绝对是青铜器界的“大哥大”。鼎高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875公斤,它是现已发现的世界最大青铜器,同时,它的“配置”可谓极其豪华,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青铜器界的最高端产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珍宝,历经了千年的波折,还险些被放在了日本的博物馆当中。它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呢?本篇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国之重器”的坎坷之路。

司母戊大方鼎形制特点(司母戊大方鼎历经各种磨难)(2)

1939年,河南安阳已经被日军攻占,与此同时,日军在安阳大肆掠夺中国的文物。司母戊鼎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合时宜”的出土。古董商肖寅卿推断出,此物乃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价值极高!他毫不犹豫的表示要用20万大洋购买这个庞然大物,但是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查,他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让农民们将它拆分成二十块。大伙想尽办法断了数根锯子,却始终没有拆分成功。索性放弃拆分。肖寅卿见拆分无果,便号召村民,设法切掉鼎耳然后将之藏起来,万万不可被日军发现!几经辗转,历经日军数次扫荡,司母戊鼎安然无恙的保留了下来。虽然鼎耳已经锯开,但是这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司母戊大方鼎形制特点(司母戊大方鼎历经各种磨难)(3)

抛却日军的扫荡,司母戊鼎在数千年的时光里也是历尽坎坷。出土大鼎的地方是王陵遗址最大的墓。考古学者们把这座大墓称作M260大墓。发掘的时候这里早已盗洞累累,历朝历代的盗洞不计其数。商王朝刚刚灭亡,就有周朝的盗墓者盯上了这里。历经无数的盗墓活动,尊大鼎却安然无恙的躺在这里,原因是没有人搬得动!就连1949年蒋朝覆灭的时候,它同样因为太重而被放弃。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