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如果说西汉张骞“凿空”西域,标志着丝绸之路形成规模的话,那么,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讨伐西域大获全胜则标志着断绝了一个甲子的丝绸之路得以重新贯通。纵观丝绸之路的整个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渐,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西行的出发点和东来的终点,其为时之长、规模之大,以及影响之深远,较之长安亦不遑多让。东汉时记载丝绸之路上各国的距离,均以洛阳为出发点,如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大月支国,“去洛阳六千三百七十里”;莎车国,“去洛阳万九百五十里”等。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1)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复受制于匈奴,丝绸之路为之中断,沦为荒草古道。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始“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阗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明帝置西域都护府,委派陈睦为西域都护。和帝时再次平定西域,使西域五十余国內属。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于条支。安帝时,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长史,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东汉“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都是朝廷派人从洛阳出发打通的。当是时,漫长的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

西域诸国的商人,带着土特产到洛阳“奉献”,在得到汉帝国“赏赐”的商品之后,再运回西域,运往中亚、西欧出售。汉帝国的商人,带着金钱和丝绸,前往西域换回西域诸国的奇珍异宝,再运回洛阳。可以想见,当时的丝绸之路上,胡汉商人来往穿梭、络绎不绝,呈现的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3)

要探讨丝绸之路的滥觞,就不能不重视洛阳的地位和意义。先秦时期暂且不论,东汉时期洛阳之所以能成为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主要是洛阳的东汉帝国首都地位使然。东汉选择洛阳作为首都,则是由于洛阳居黄河中游,是古代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它“处于土中,平夷阔达,万方辐辏”,有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还有“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的形胜地势。自古以来,河洛地区的桑蚕与丝织业一直十分发达,秦以后则远远超过关中泾渭流域,成为关东地区丝绸最大的集散地。那一时期的洛阳,荟萃着一大批能够担当起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优秀人士,如窦固、窦宪、班超、班勇、甘英、徐干、蔡愔、蔡邕等,至于那些不畏艰险、远出西域谋取厚利的商人,更是不计其数。所有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促成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4)

东汉以后,洛阳仍然是世界上著名的商贸中心,通过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客商云集洛阳。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皆以洛阳为都或陪都,所以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经久不衰。到北魏时期的洛阳,“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洛阳的繁华程度不难想见。据《隋书》记载,隋朝初年,因突厥、吐谷浑“壅遏,故朝贡不通”。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春正月,隋炀帝从洛阳御驾亲征,讨伐吐谷浑,吐谷浑所部十万余口、六畜三十余万降隋。隋以其地置四郡屯田戍守。隋炀帝此举,进一步打通了和西域的联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这时的丝绸之路,已从中亚向西到达地中海地区,向南延伸至南亚次大陆,分布于横跨亚欧大陆东西长约1万公里、南北宽约3千公里的区域内,成为人类历史上交流最丰富、交通规模最宏大的洲际经济、文化线路。

至此,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达于极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