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失败的故事有哪些(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

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浅谈造成吕布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首先声明,笔者探讨的人物原型是史书中的吕布,故而以《三国志》为准,喜欢把《三国演义》当真实历史的请绕行。

汉末的乱世之中,群雄并起,其中单以个人的勇武而论,首推吕布,《三国志》中对其勇武方面有相当多的赞誉,“以骁勇给并州”,“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吕布壮士,善战无前”,“吕布有虓虎之勇”等等。

吕布失败的故事有哪些(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1)

此外,吕布在骑兵的战术运用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击破张燕的过程中,以弱胜强,“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蹬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甚至在被曹操俘虏之后,一番说辞,“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竟说得“太祖有疑色。”,以曹操的见地,能被瞬间说动摇,可见吕布确实有这个能力,指挥骑兵作战可不是一般的强。

然而,吕布个人的武勇和出色的骑兵指挥能力并没有让他在群雄逐鹿之中脱颖而出,反倒兵败被杀,戴上顶“轻狡反覆,唯利是视”的帽子,变成了一个悲剧,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笔者以为,吕布的命运,主要是他的出身决定的,而不是所谓的“背叛”!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

九原的地理位置在现在的内蒙古乌特拉前旗境内,在包头市以西两百公里左右,在汉代属于羌胡聚居区,也是防御鲜卑的前线。九原的汉人比例绝对非常的低,属于少数族群,从吕布有名有字的情况来推测,他要么是戍边的军人后代,要么是汉化了的羌胡,或者带有羌胡血统,而其勇武、善骑射的特点来看,后一种的可能性较大(应该是在汉军中服役的羌胡军人的后代)。

在边地的羌胡之地长大,又处在社会的底层,耳闻目睹的自然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的分分合合,严酷的生存环境让部落间的联合、背叛、阴谋、杀戮、征服、融合变成家常便饭,也是草原部落脱颖而出的必由之路——几乎任何一个游牧民族的崛起,都先是有一个勇力过人、英明睿智的领袖,然后通过不断的吞并其他部落发展壮大。

吕布失败的故事有哪些(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2)

青少年时期的吕布所受到的这种环境熏陶奠定了他后期的做事手段和行事风格,当然,这些恰恰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所不能接受的,从而决定了吕布的最终命运。

笔者曾经在《豪族——历史上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族群第一名!》一文里阐述过,东汉末年,是豪族势力全面崛起之时,表面上看是群雄并起,实际上能占据一席之地的,背后都有豪族的影子:曹操,养父是十常侍后人,本家夏侯家同样是豪门大族;袁绍,袁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袁术,袁绍的同宗;刘表、刘璋、刘备都是皇室后人;孙权,江东豪族,世代在江东为官。

吕布失败的故事有哪些(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3)

豪族名门一旦竖起大旗,不但能很快得到地方实力派的鼎力支持,而且在道义上可以占据制高点,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汉末的群雄之中,袁绍的能力可以算相当低的了,可凭借雄厚的家族势力,迅速崛起,占据了第一的位置,便是明证。而像吕布这样的布衣、庶民,是很难得到认同和支持的,故而军事上不断地遭到打击,道德上连续的批判——假如说背叛,吕布曾经救过刘备两次,以兄弟相称,可刘备不但背叛了他,并且用一通诡辩式的说辞促使曹操下定了诛杀吕布的决心。而终其一生,刘备背叛过的人比吕布要多得多,可最终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却是出身寒微的吕布,而不是这位“皇叔”!

出身决定命运,无论何时,都还是要拼爹的,而这,似乎是这片土地上的铁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