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看法(要给学生一杯水)

当今社会,在信息知识技能等等呈现爆炸态势的时代,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保持一颗好学的心灵,旺盛的求知欲,不能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那么,哪怕学生时代是学霸,学历读到了博士,到走向工作岗位,不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能力危机,总会有一天,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除了会吼一吼学生这个技能还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了,那就太可怕了。

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看法(要给学生一杯水)(1)

我们要向夫子学习。学习他的好学乐学,持续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知识赶不上我喜欢学问罢了。

夫子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能够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勤奋态度,能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道精神,也惟其如此,才能做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是到了特定的年龄就能“立”,就能“不惑”,就能“知天命”,就能“耳顺”,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这些都必须以“志于学”为前提。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夫子说“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呢?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谈到对这件事的看法时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我们普普通通的教师,不能成仁成圣,但是依然需要思考一些问题。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要从“学不厌”中来,教师的仁德体现在哪里?要体现在“教不倦”上。但如果我们没有“学不厌”的勤奋精神,没有新知的输入,数十年如一日地翻来覆去按照同一个套路讲同一个内容,要想做到“教不倦”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看法(要给学生一杯水)(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我们虽然不能如孔子一般博学,也真的无所成名,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至少在我们的本职工作上,能够做到一业精,同时,对于大多数学生关注的各种事情,又要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才行。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进一步还说,不仅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哪里来的长流水,当然必须要有“源头活水来”,要不断持续地学习。教师自己如果没有高昂的学习热情,而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要好好学习,这样的要求是苍白的,本身完全没有说服力。

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看法(要给学生一杯水)(3)

想起一段上课的情形来,在讲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文字讲宋濂在青年时期求学的故事: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我刚刚教书那会儿,会关注这一段文字中宋濂作为学生的表现,“立侍左右”“俯身倾耳”“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用这一段来教育我的学生。你们看看,宋濂作为学生是何等的虚心,何等的上进,再看看你们在座的诸位,那真是宋濂所说的“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最好的硬件设施,最好的软件配备,一切一切最好的条件,都给你们准备好了,怎么还能不好好学呢?你们说,这样对得起谁,动不动还撂挑子,不想学了,实在是太不像话!

讲着讲着,忽然有一天,在读《论语》中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的时候,我对宋濂这段求学文字关注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不再集中在学生如何虚心求教上来了,而是关注到了这句话:“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这几个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显然是因果关系,因为“先达德隆望尊”,所以才有“门人弟子填其室”的盛况,有那么多人蜂拥而至向他求教,因为“先达德隆望尊“,所以在“未尝稍降辞色”的情况下,也会有那么多弟子向他“俯身倾耳以请”。

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看法(要给学生一杯水)(4)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觉得我的教师生涯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正如夫子所言“不患人之不己之,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教师要做好自己,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当你的学问足够好时,自然会有人登门求教了。这也正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的更进一步理解,如果想要人来学,作为教师,必须在为人为学方面,都有相当的高度,达到相当的境界。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用心品读《论语》☟

体悟为师之道(之三)

—学高为师

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七》

2.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3.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第七》

4.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第八》

5.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

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7.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第七》

8.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第九》

补充:

正如夫子所言“不患人之不己之,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教师要做好自己,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当你的学问足够好时,自然会有人登门求教了。

这也正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的更进一步理解,如果想要人来学,作为教师,必须在为人为学方面,都有相当的高度,达到相当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水寒老师是谁?☟

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看法(要给学生一杯水)(5)

水寒老师

就是于晓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自营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

就是那个胖胖的、戴着眼镜,有着粗犷外表和细腻内心的老师。偶尔会板起威严的面孔,却从心底里热爱着学生。

就是那位每次获奖感言都是相同一句话的老师:三十年的语文,三百年的语文教育。一个人当语文教师一辈子最多做30多年,但这30多年中要关注教师自身将和未来300年间的语文教育发生怎样的关系。

他曾获得过西城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连续10年参与区中考模拟题命题。对于如何做技术型老师可谓驾轻就熟,但他相信语文老师有责任深入探求和拓展课程的思想深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质地,这些都远比应试技巧的养成更重要。

往期精彩回顾

统筹:靳晓燕

编辑:邢妍妍

图片:视觉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