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

昨晚二刷了《烈日灼心》,再次折服于邓超、段奕宏和郭涛的精湛演技。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1)

尤记得第一次观影时的朦胧感。

因为曹保平导演采取的是倒叙的叙事方式,又一直对三兄弟的作案动机秘而不宣,所以我们在初次观影时很容易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甚至于到了影片的最后,我们知晓了凶杀案的隐情,也仍是懵懵懂懂,会不禁发问:既然凶杀案另有其人,那么三兄弟又为何会如此决绝地选择认罪伏法呢?

电影中给出的解释是:随着尾巴的长大,她以后肯定无法面对养父们是杀害亲生母亲的凶手这个事实。

在我看来,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三兄弟对于尾巴的父爱是一方面,可更多促使他们选择死亡的,是他们心中的愧疚和煎熬,以及对于过错的“救赎感”


煎熬

电影中的每一位主角,在置身于案件的阴影下时,都活得十分煎熬。

先从三兄弟的角度来看:

邓超饰演的辛小丰是电影中活得最煎熬的人物,因为他的的确确罪孽深重。他在七年前强奸死了尾巴的母亲,也正是他的强奸行为直接导致了水库灭门惨案的发生。如果他当初没有见色起意,那么意外和凶杀案就都不复存在,三兄弟的人生轨迹也将会完全不同。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2)

既然选择煎熬地活着,那么理所当然的要做一些带有救赎意义的事,于是辛小丰选择做一名与罪恶斗争的协警。

可“报应”这事容不得人不相信,当辛小丰遇上空降而来的局长伊谷春,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煎熬。他有心辞职,却感怀于伊谷春在工作、生活上对于他的关照而踌躇不已。

在洞若观火的伊谷春面前,面对对方的试探辛小丰必须谨慎地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甚至需要刻意克制自己的某些习惯。他在伊谷春面前走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都是在如履薄冰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3)

郭涛饰演的杨自道与辛小丰一样,也是见义勇为不计代价的性格。他可以为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与持刀的歹徒贴身肉搏,在路人的帮助下制服歹徒后,他的第一反映却是离开现场,他害怕面对警察。

杨自道在与歹徒搏斗的过程中深受重伤,他却没有前往医院寻求治疗,而是选择忍受巨大的痛楚,自己缝合伤口。这一切只是因为他胸口的纹身。他害怕纹身这个讯息会牵扯出七年前的凶杀案。

除了不敢面对警察、医生,杨自道也不敢面对不期而遇的爱情。他知道自己给不了伊谷夏幸福,所以给予对方的只有故意散发的冷漠,他内心深处其实也是爱着伊谷夏的,不然也不会在除夕夜里陪着她疯玩。

当汽车从空旷的立交桥上飞驰而过的时候,他应该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吧?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4)

高虎因为负面事件缠身,所以他饰演的陈比觉只有极少的镜头。电影中的陈比觉选择通过扮演傻子的方式来逃避法律的制裁。扮演傻子,本就是十分无奈、煎熬人心的事情

再从伊家兄妹的角度看:

段奕宏饰演的伊谷春是一名直觉敏锐、见微知著的警察局局长,他对于辛小丰的欣赏毋庸置疑,两人是工作中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5)

在没有提及水库旧案时,伊谷春会提议辛小丰去报考公务员;会在辛小丰面临危险时舍命相救。

即使辛小丰露出端倪,伊谷春在怀疑、猜测的过程中,仍是对辛小丰十分体贴:

他会在返城时提议去市场重新给尾巴购买外貌相似的金鱼;会包容辛小丰私扣赃款的行为;会帮助对方凑手术费;会在目睹辛小丰出柜的场景后,表示对对方的性取向的尊重;会在对方伏法时,留出时间让杨自道和妹妹道别,并在之后挑过抚养尾巴的担子。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6)

这整个过程中,伊谷春其实始终在情感和法律之间徘徊,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坚守的法律。

王珞丹饰演的伊谷夏主要负责电影的感情线,她是勇敢追求爱情的勇士,是为了杨自道不惜在哥哥面前说谎的“傻姑娘”,是在看不见未来的爱情中饱受煎熬的迷途者


人性

电影中每一个角色的煎熬,恰恰体现出人性的特点。

对于人性和法律,电影中有一段台词解读得特别好,是伊谷春在警告辛小丰私扣赃款时说的,有含沙射影的效果。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7)

“我很喜欢法律,我认为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

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

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他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

法律更像是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地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又讲人情、又残酷无情。”

伊谷春的言下之意大概是:我知道你的好,却也憎恶你的恶,如果水库杀人案是你的恶,那么我不会包容你,你我之间有人情,但法律无情

这段话从电影引申到生活中也是十分适用的。

我们在生活中,会在内心柔软时给予他人善意,偶尔也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一些愿意帮助的人,这是“善”;

可我们也有受利益驱使的时候,那时的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有损他人的恶事,这是“恶”。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根道德准绳,就像善恶的坐标一样。当你的行为落在善的坐标轴上时,人们会看到你的好;当你的行为落在恶的坐标轴上时,人们会憎恶你的恶。

比如被封杀的某些艺人,他们之所以被封杀,就是因为他们触及了公众的道德准绳、甚至于法律,那么迎接他们的毫无疑问是公众的指责与谩骂。

可能有些铁杆粉丝会为之打抱不平,会拿他们的演技、唱功等等职业素养或者是某时某刻所做出的善意举动来反驳。其实公众看得到他的好,也不会否认,但有些恶事,做了就是错了。


救赎

《烈日灼心》是根据小说《太阳黑子》改编的,与原著有些许不同。原著里一家五口的确是兄弟三人杀害的,犯罪类型大致可归类为“激情杀人”。而电影中引入了第四人,只保留了辛小丰强奸致死的罪行。

这种的改变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我最初提出的:兄弟三人一心求死的理由不够充分。

关于这个问题,导演曹保平是这样回答的:

“这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如果是那么惨的一个案子的话(指小说中三兄弟杀害了一家五口人的事),我觉得这个赎罪无论如何观众是接受不了的。然而当观众们接受了这些角色(指电影里),那么他们之所以都选择死亡,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救赎感’。其实有时候赎罪是不可能的,这是电影的主旨。”

电影中辛小丰在被捕时对伊谷春说过这样一句话:“太煎熬了。其实我们都在等这一天,也许你不能理解。

人世间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心死(与其煎熬地活着)(8)

这种无休止的煎熬就像跗骨之蛆般折磨着三兄弟,只要他们活着,煎熬便不会停止。

死亡不难,难的是带着“救赎感”活着。

在死亡的解脱与活着的煎熬之间,兄弟三人首先选择的是煎熬。只要一天“鞋”不掉,他们就会像西西弗一样,负担巨石跋涉在永无止境的救赎之路上。

正是为了救赎,他们才格外疼爱尾巴。会因为割舍不掉对尾巴的爱而近乎于束手待毙,他们活得很累,也没指望能有明天。

那么归根结底:死亡是罪恶灵魂的终极解脱,所以“鞋”掉下来并不可怕。

愿我们能谨守心中的恶,潇洒快意地活

「以上就是本文的内容。我是刘晞凡,“用文字记录观影的感受”。欢迎阅读本文的朋友们评论/点赞/关注,我们下次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