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由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

1、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点燃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各路军阀抛开此前的恩恩怨怨,一致枪口对外;北平、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各界人士纷纷动员起来,为前线官兵捐钱捐物;各地青年踊跃参军。

2、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忻口、太原会战,历时一个多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的重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