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本科生“烂大街”现象已经成为显示,毕业生就业即事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很多本科生继续生造,选择了考研这条“不归路”。

数据显示,2021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77万人之多,尽管教育部门颁布了过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但面对如此庞大的竞争人数,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那么考研有什么益处呢?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1)

大学生考研,会带来哪些优势呢?有很多好处家长不知道

1. 提升学历

大学生遍地开花,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企业为了选拔更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员工,将招聘的门槛提升到研究生以上学历。

因此很多学生选择通过考研去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将来去做一些自己愿景当中想要从事的工作。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2)

2. 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层次,为以后发展打好基础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学生考研会接触更多优秀的同学,他们毕业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有了更高层级的交际圈,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比如令你焦头烂额的事情,可能给同学打一个电话,他就能帮你解决。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3)

3.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不少同学高考填报志愿,或许因为消息闭塞,或许因为年少懵懂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学四年苦不堪言。尽管大学有换专业的机会,但是手续极其繁琐复杂

考研是一个机会,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理想的专业,完成自己四年之前的梦想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4)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考研优势多,但是在考研大军中我们不难发现,985本科生很少参加研究生考试,这又是为何?

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原因有3点,答案骨感又真实

1.985本科生读研大都以保送为主

985院校本科生想要继续深造, 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直接的方式那就是保研,总的来说,国内39所985高校中,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其他的高校保研率都在20%以上,就是这么豪横,现实不支持人家考研,明明能轻松保研,何苦选择考研。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5)

2. 出国留学深造,增长见识

985高校的学生选择深造的机会不只是研究生这一条路,他们可以选择出国深造。985高校出国留学几乎是985院校学生的首选。

一些名校的出国留学率甚至跟国内的读研率相持平,比如出国率最高的复旦大学,他的出国率高达33.02%,出国留学不仅会让自己的履历镀上一层金,还会让之后的路更顺利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6)

3. 学历背景已足够

我国高校有3000多所,985院校只有39所,进入这样学校的学生可谓人中龙凤。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有优势,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会被猎头发现,工资待遇一般很高

所以很多985高校的学生不屑考研,学历背景已经够用,根本无需参加研究生考试,而且直接就业还能有更多工作经验。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7)

分析:985院校学生不选择考研,不是堕落,而是实力不允许选择一条比较艰难的路,不少人纷纷表示算了酸了,留下了不学无术的眼泪。

君不见,其高中时候的奋斗,很多普通的本科生想要缩短与名校毕业生的差距,考研是一条捷径。学生想要成功上岸,该怎样做呢?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8)

考研想要成功上岸,聪明的学生这样做

1. 有属于自己的计划

考研人最重要的就是复习,为什么有的人会上岸,有的人会落榜,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做好复习,学生复习要有自己的计划,不要盲目的生搬硬套别人的复习计划,好的计划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9)

2. 有信心

尽管考研的竞争很大,但是总有人会上岸,你怎么知道不是你呢?准备考研的6个月甚至更久,会无数次地陷入迷茫,这时候需要学生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考研到985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985本科生为何很少参加考研)(10)

【笔者寄语】985院校的学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因此很少有人会选择考研。对于普通院校毕业生来说,既心酸又无奈,因为这就是现实!

对于普本的学生,可以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含金量,未来有更多的选择。考研,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纸录取通知书,还会收获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毅力。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话题:你觉得985高校生为什么很少选择考研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