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自以为是的优秀)

道德经:当你不愿意向世界妥协时,优秀反而成了人生的“短板”。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自以为是的优秀)(1)

小人败于德行,君子亦败于“德行”。


孔子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向老子请教学问,老子告诉他:“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意思就是说:“善于做生意的人会把珍贵的宝物藏起来,不会轻易让人看到,有修养品德的人,在表面上会显得很愚笨。”

大家在生活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活的顺风顺水的人,并不是德行多么好的君子,反而是一些圆滑小人,而那一些坚持自己品格内心清正的君子,反而过得越来越差劲。

究其原因,会发现君子最差劲的地方就是自己“太过于优秀”,以至于他拿优秀当作了自以为是的资本,他的优秀让他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生活如同一片浑浊的水域,而不是一场非清即明的游戏,因为这个世上智者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所以,在一片浑浊的水域中生活,便难以容下一个太清明的你。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自以为是的优秀)(2)

所以说“小人败于德行”,是因为德行不够,在人生漫长的一个路上,小人会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底线,是自己最终走向灭亡;而“君子败于德行”,则是因为德行太胜,以至于拿着德行恃才傲物,以为德行是自己的利器,殊不知却成了人生自以为是的短板。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处事的时候不会割伤别人,有棱角却不会刺伤物,直率却不放肆,光亮却不耀眼夺目。

当一个人主导不了世界的时候,就要学会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收敛自己的优秀和清高,混入乌合之众之中,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反刺到自己。

所以,当你的优秀不能完全凌驾在小人之上的时候,就要在小人面前收敛自己的优秀,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希望你优秀。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自以为是的优秀)(3)

在孝武帝时期,大将军王恭是孝武帝原配王皇后的兄长,安弟的舅舅,世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少有美誉,清操过人”,为人清正不阿,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君子。

而司马道子是安弟的叔叔,是一个愚昧卑劣之人,曾与王宝国,王绪等小人为伍。

王恭人格清正,但是为人过于死板,得罪了司马道子,引得其怀恨在心,二人权利与日俱增时,都纷纷成为了对方眼中钉。

最后王恭棋差一着,选人不当,误用了刘牢之,最后被司马道之坑害,取了首级。

多数优秀的人其实都是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自己越优秀的时候,反而越不懂得妥协,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面津津乐道,这个时候他的优秀便成了他的短板。

所以不管对于多么优秀的人来说,在你的优秀的同时,一定要先学会妥协,当你的能力没有完全凌驾于小人之上的时候,你所有散发出来的光芒都是人生的错误。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自以为是的优秀)(4)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要锋芒毕露,不妨装的愚笨一些,即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要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些,有能力的时候不要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无忧的处事法宝。

一个人可以优秀,但是当你自以为特别优秀而不愿妥协时,你的优秀便成了自己的负担。

嫉妒心是小人的劣根性,当你的优秀触碰了小人的自尊时,也给自己留下了祸患。

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道德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大道至简(自以为是的优秀)(5)

所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是人生最好的姿态,用笨拙来掩饰自己的聪明,用低调来掩饰自己的锋芒,才是保全自己,免遭祸患的根本。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