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严监生经历简介(严监生刻画的非常生活)

《儒林外史》是一部展现封建官场的讽刺小说,书中介绍的悲情人物严监生章节很短,但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现来分享。

严监生(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简称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严监生是严家的老二,和大哥严贡生是同胞兄弟。

严监生从父辈继承了几亩田的家产,靠自己辛苦努力和生活节俭仔细,慢慢积攒下几万钱的家产,他遵纪守法,性格谨慎胆小。

而其哥严贡生、严致和却是好吃懒做,贪图享乐之徒。依仗着捐的贡生名份,严贡生狡诈无赖,是乡里一恶棍泼皮。和其二弟严监生完全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物。

严贡生犯了官司,拍拍屁股跑了,而且走得很潇洒,一溜烟跑去了省城。官府找不到人,差人不去找严贡生老婆,而是来找性格胆怯的严监生拿捏。

严监生遇到这件事情,求助两个大舅哥王德和王仁商量,说:“这话也说不尽了,只是家兄而今两脚站开,差人却在我这里吵闹要人,我怎能丢了家里的事,出外去寻他?他也不肯回来。”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

最后,严监生花了十几两银子帮哥哥严贡生解决了官司,这是小说中严监生第一次大把花钱。

严监生第二次大把花钱,是为了救治生病的妻子王氏等一系列事情。书中介绍“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将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后期办理妻子王氏的丧事,又花费了4~5千两银子。

儒林外史严监生经历简介(严监生刻画的非常生活)(1)

而轮到严监生自己生病时,则舍不得花钱治疗,书中介绍“自己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三更鼓,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严监生第三次大把花钱,是为了小妾赵氏转正的事情。把俩个大舅哥(正妻王氏家的亲兄弟)--王德和王仁请来后,这俩大舅哥是先“把脸本丧着,不啃一声”。直到严监生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人100两银子,两位这才松口,赶紧伸手来接。后期取拿50两银子,义形于色的去了,并积极操持着,把小妾赵氏转正的事情办好了。

严监生,舍不得乱花一分钱,生活中节俭仔细。可他每次遇到重大事情,或资助他人时,则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并且出手大方。

上述几件事例,严监生这个人物,现实中应该是活生生存在的,非常有生活情调,有感情,明事理,不是一个吝啬鬼形象。

后来,严监生病得很重了,向俩位大舅哥交待后事时,仍不忘资助俩位进省城乡试赶考的喜钱。大舅哥“二位接了银子,每位怀里带着两封,谢了又谢,又说了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

对严监生人物刻画的高潮,是在小说的第五章收尾和第六章的开头。

小说中介绍:从此以后严监生的病,一天比一天重,看这架势是难以治好了,所有亲属都过来探望问候,五个侄子也都过来帮忙,来来回回跑着陪医生配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再下药了,把所有亲戚都从乡里叫了过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有一声没一声的,已喘不上气,但一直断不了气,他又努力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儒林外史严监生经历简介(严监生刻画的非常生活)(2)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严监生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盼咐明白?”严监生把两眼睁得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严监生的儿子哥子插口问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因而掂念着吗?”严监生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妻子赵氏慌忙擦擦眼泪,走近上前说:“爷,别人都说的都毫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担心浪费了灯油,我现在挑掉一茎就行了。”

说罢,忙走过去挑掉一个灯茎。大家再看严监生时,他点了一点头,把手垂下,立马就咽了气。

然后,所有人都大声号哭起来,接着准备入殓,给严监生穿寿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