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交通顽疾(新建区除交通顽疾)

新建区缓解“行路难”有举措,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治理城市交通顽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治理城市交通顽疾(新建区除交通顽疾)

治理城市交通顽疾

新建区缓解“行路难”有举措

“太堵了,每天一到早晚高峰,车辆通行就像爬行,原本只要十分钟的路,往往要花三四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每天下班回家,我至少得花半个小时寻找停车位。”……

交通不畅一直是新建区市民的“心病”。吐槽的背后,是对交通“不达标”的无奈。近年来,新建区城区停车泊位紧缺、主干道通行能力低等问题日益明显。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成为新建区市民的一大“烦心事”。畅通的交通环境、良好的交通秩序,是新建区开展“美丽南昌·幸福家园”交通畅通工程的重点内容。面对交通设施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等现状,新建区痛下决心,针对中心城区存在的各类交通“顽疾”开展集中整治,为城区道路畅通“加速”。

抓常态 交通管理见成效

“常态化的整治,使无牌车乱行、乱窜的交通乱象得到有效治理,车辆通行效率明显提高。”对于整治后的成效,建设路社区居民熊洪鑫感受深刻,“从礼步湖公园回家的几个主要路口,行人过马路更有秩序了。”

今年以来,新建区区委、区政府结合“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对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努力打造畅通、文明、安全的交通环境。

在基础建设方面,该区投资630万元改善交通设施,交通护栏从原来的5000米增至3万余米,交通标线从3万米增至6.5万米,交通标识增至150处,监控视频增至31处,学校门前新增黄闪灯9处、减速带13处。在车辆整治方面,该区重点对城区“四横四纵”及主要路口、公交车站等地的“五车”进行驱离、劝阻,确保重点路段、路口、岗点50米内无“五车”滞留。在后八轮整治方面,该区开展了联合打击行动,查处无许可证的渣土运输“后八轮”工程运输车16辆。在电动车整治方面,该区对58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商户建立台账,加强网络外卖电动自行车和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管理。

定车位 打造停放示范街

为规范非机动车停放,5月下旬以来,新建区城管委在城区主次干道设置非机动车停车架的同时,在新建大道打造了非机动车停车管理示范一条街,除了工作人员的现场劝阻,该区还在道路两旁多处安装了停车架及停车地龙等规范非机动车停放设施,方便市民规范、有序停车。

“我们加大了对路面的日常巡查力度,对乱停放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纠正,使市民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支持到支持,以此促进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新建区城管委停管中心负责人表示。

齐参与 共倡文明安全行

在新建区的大街小巷,市民们同样通过各种形式争做文明交通参与者,传递行车正能量,共同营造有序、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

该区教科体局积极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开展家校平台安全互动、致信家长宣传交规、关爱学生平安出行和课堂安全教育活动。区文明办组织了3次“天下英雄城南昌”大型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们上街宣传、服务文明交通安全行,劝阻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1.4万余人次,营造了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仅今年6月,该区交管部门在主干道拖移机动车457辆、非机动车31辆、清理路面乱停乱放车辆512辆、查处不按道行驶“后八轮”8辆……一系列治理行动的成效也开始显现,该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市民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满意率不断上升。(陈斌 记者 钟宏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