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流行病学调查(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是为减少青少年非意愿怀孕)

人工流产的流行病学调查(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是为减少青少年非意愿怀孕)(1)

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计生协)发布了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关注,其中“对未婚人群开展人工流产干预”的提法被外界误读为“催生”新措施。

2月15日,中国计生协在答复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是基于多年来开展青春健康工作的经验和基础,强调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通过提升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避免非意愿妊娠,由此减少人工流产,特别是高危人工流产问题的发生。

每年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占比超40%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年5月29日,是中央管理的22个群团组织之一。其职责包括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等。

中国计生协为什么关注青少年人工流产问题?据介绍,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群众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多项调查显示,人工流产的女性中,年轻、未婚、未育占比不断升高,多次重复流产和年龄在20岁以内的高危人工流产占比显著增加。每年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以上,其中19%有多次人工流产经历。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中国计生协其实已经开展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促进方面的实践,比如,面向大中学生的“同伴之道”。该项目培训学校青年志愿者骨干,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向更多同龄人传播性健康知识,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减少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性病/艾滋病感染。

中国计生协称,目前这一项目已覆盖全国700多所高校、一万多所中学,每年参加活动学生700多万人次。中国计生协2015年和2019年两度开展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项目高校学生无保护性行为减少。

此外,中国计生协介绍,宁波市对4所高校评估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参与青春健康教育的大学生避孕知识知晓率由43.2%提高到85.2%,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37.8%提高到77.6%;开展青春健康项目3年后,4所高校周边医院17-24岁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数占比从35%下降到25%。

除了“同伴之道”,中国计生协还开展了面向青少年家长的“沟通之道”项目,聚焦流动青少年、残障青少年、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等特定人群需求的“关爱之道”项目,以及培训中小学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师的“成长之道”等项目。

开展“沟通之道”家长培训

中国计生协称,根据问题导向,中国计生协计划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据介绍,中国计生协目前考虑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与有关部门合作,全面普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格局,开展“沟通之道”家长培训,突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推进青春健康工作体系化、专业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安全、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是构建教育、咨询、技术服务紧密衔接的生殖健康服务链,培养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队伍,配合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流产前咨询和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推广青少年友好服务模式,提高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社会宣传,结合世界人口日、世界避孕日、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等特定纪念日举办生殖健康科普活动,倡导各界关注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问题,营造关爱生殖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是开展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为精准服务群众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解读

未婚青少年每年人工流产近400万人

2021年8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解读中央出台的三孩生育政策时曾提到,“要着重关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保护民族生育力”。

王培安表示,青少年已成为人工流产的主要人群之一。未婚青少年每年人工流产近400万人,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其中19%有多次流产经历。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每年约实施5500万例人工流产。此前几年,中国每年的人工流产统计数量在900万左右。2017年中国有统计的人工流产数量为962万,约占全世界5500万人工流产总数的17.4%。不过,实际数量可能明显多于统计数量,原因是统计并没有覆盖私立医院和地下诊所。

一项2010年发表的对中国内地其中30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5-24岁未婚青少年中,大约22.4%有过性行为。其中有性行为的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率约为19%。在人工流产的妇女中,部分地区重复流产率高达56.4%。

为什么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

根据该文章分析,中国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男孩偏好对人工流产有重要影响。不过这主要是针对已婚人群。

其次,随着性观念逐渐开放,性行为活跃,但避孕措施、避孕常识不足,导致意外怀孕逐渐增加。文章认为,由于避孕措施和避孕知识不足,所导致的意外怀孕仍然是中国人工流产的最主要原因。

一位生育政策研究者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很多地区由于计生服务管理的改革,更多人关注生育支持,基层没有人来关注计划生育的事情了,没有人上门宣传,很多人并不知道该采取避孕措施、到哪里采取避孕措施,也越来越难以获得免费的避孕服务了。如果基层计生干部缺失,或者丢失了计划生育中避孕措施方面的服务,可能会导致人工流产数量增加,对妇幼健康增加风险。

由于生育数量限制,避孕服务是长久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服务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而中国计生协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实际上是将避孕服务的对象,从原先注重已婚人群扩面到未婚人群。

如何促进未婚人群生殖健康?

对于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的现象,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建议大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加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保护民族生育力。

他也提到,“要改善未婚人群接受人工流产和其他生殖健康问题咨询、诊疗的隐私保护和可及性。”

据王培安介绍,“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制定出台学前教育、中小学、职业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技术指南,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改善未婚人群获取避孕药具、接受人工流产和其他生殖健康问题咨询、诊疗的隐私保护和可及性,建立和完善为青少年提供优质、适宜、普惠的生殖健康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倡导健康、安全、负责任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正确、健康的婚恋观,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责任共担。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