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试点央企(一家驻保央企的示范)

保定日报记者 田莉 梁冬艳通 讯 员 张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六大试点央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六大试点央企(一家驻保央企的示范)

六大试点央企

保定日报记者 田莉 梁冬艳

通 讯 员 张元

北方的10月,又现秋的凉爽。来到大王店产业园,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产品按节拍穿梭、下线,员工们快节奏操作、检测。

在这里,每年有近1000万只蓄电池出厂,再装上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起动车辆奔跑世界。

“风帆”,这家驻保央企在保定建厂以来,一直用实实在在的“中国造”车用起动电池,为世界前沿科技提供“中国方案”。

再走进1958年奠基建设的老厂区,打开了“风帆”争创世界一流的丰实文档。

一个产品,起动全球名车

刚至门口,一辆满载的重卡驶出厂门。车上是新下线的蓄电池,将直接运至广汽丰田工厂,装到亚洲狮车型上。

这是“风帆”继配套大众、奥迪、奔驰、宝马、通用、福特等国际品牌之后,攻克又一个世界著名车企配套供应链壁垒。因为,此前的“丰田”绝大多数高端车型装配的是国外名牌的蓄电池。

在保定,这家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的驻保央企在不断用过硬产品,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值得信赖。

时光回到1985年的3月21日,上海大众成立。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生产的时为技术先进的桑塔纳轿车。

那时,虽然合资工厂诞生,但国产化成了最大问题。合资两年后,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仅为2.7%。这不仅让上海着急、中国汽车业着急,德国大众也急了。由于我国外汇短缺,若不尽快解决桑塔纳轿车国产化问题,上海大众可能关门。

由此,1987年上海举全市之力,建立以整车为龙头、零部件企业利益为纽带的共同体。这样,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聚宝计划”实施,100多家国内顶尖企业加入,新上配套项目。最终,国产化难题逐渐破解。当时,“风帆”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那时,“风帆”科技人员历经两年研发,通过了样品试制、小批量生产,1987年12月取得上海大众配套许可证书;研发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综合性能达到八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87年桑塔纳国产化奖第一名”。可知道,作为桑塔纳轿车国产化杰出项目,当时只有风帆蓄电池和另外的收音机、轮胎3种产品获得首批国产化许可。

自此,“风帆”又相继配套夏利、切诺基、斯太尔、依维柯等引进车型,开始成为国内汽车起动蓄电池行业领导者。

如今,德国的宝马、奔驰、大众,美国的通用、克莱斯勒,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几乎所有汽车巨擘的国产化车型都能由“风帆”起动奔跑。仅就大众汽车,随后的帕萨特、宝来、速腾、斯柯达……越来越多车型装上风帆蓄电池。

而奥迪品牌,则由“风帆”独家配套。

德国人严谨和执着全球闻名,但风帆蓄电池连续迈过大众实验室门槛。2000年,为奥迪A6独家配套的蓄电池通过德国贝尔实验室检测认可。2004年,在德国实验室,风帆蓄电池分别通过大众、奥迪的实验认可。2005年,风帆蓄电池又同时通过德国实验室两个最新标准“双认可”,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惟一通过“双认可”蓄电池产品。

2007年,风帆蓄电池纳入美国通用全球采购项目,出口美国和印度。同年,纳入法国雷诺出口项目和戴克中国、依莱克斯出口美国项目,配套瑞典沃尔沃项目。至今,在宝马、奔驰等全球高端车上,风帆蓄电池占比已达45%。特别是通用、大众等高端品牌装配风帆蓄电池占比高达80%。

一种技术,让世界认知“中国动力”

在国内,“风帆”始终扮演行业“先行者”角色。走访企业,听到更多一句话是:“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风帆不用时,行业内其他厂家都不敢用。”

董事长李勇的办公室走廊墙上,贴着全球蓄电池厂家分布图。他说,铅酸蓄电池自诞生已有150多年历史,尽管产品技术已很完善,但是真正做好、做精也不容易,不仅需要持续工艺改进和员工操作经验积累,还涉及电化学、机械、电气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系统应用,新技术成果取得很难一蹴而就。

在国际化学电源界,铅酸蓄电池绝对算是一颗常青树。“蓄电池起动了汽车,而汽车又拉动蓄电池行业发展。”李勇说,“工业强国蓄电池发达,美国江森、欧洲摩尔和亚洲的日本汤浅、韩国火箭都曾是蓄电池行业的翘楚。”

不过,经过几轮洗牌,今天世界著名蓄电池企业所剩无几。全球最为知名的江森卖给加拿大柯锐士,摩尔已经倒闭。背靠日益强大的中国实力和经济影响力,风帆蓄电池的国际地位日渐凸显、机遇可期。

历来,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蓄电池市场。2012年前,国内蓄电池生产商达3000多家,而今经过激烈竞争和行业规范治理,还剩300家左右。其中,国内知名3家企业中一家是央企“风帆”,另两家分别是民企和合资品牌。多年来,“风帆”一直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酸性蓄电池分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理事长单位,李勇兼任两个行业协会理事长。

追溯“风帆”,这家苏联援建、国家铅酸起动蓄电池定点生产企业,已扎根保定63年。建厂第二年,苏联专家撤走,企业开始走上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凭此,风帆蓄电池独家掌握了干荷电、低温冷启动、封口剂等核心技术。现在,“风帆”建有博士后工作站和行业内第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取得“国家实验室”和“国防科技实验室”认可证书。

李勇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风帆公司历经3次大转变,分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品由胶壳向塑料壳转变;由塑料壳到免维护蓄电池转变;从免维护到充电接受能力、耐低温更强的AGM和EFB蓄电池转变。而在装备上,“风帆”也实现从手工板格栅制造到自动化冶板,从重力浇铸到拉网板珊,再到冲孔连铸的三次升级。

每次新设备、新技术应用,“风帆”都在引领着行业发展。同时,企业坚守稳健经营之路,建厂至今有62年保持盈利,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一种产品能让外界知晓一座城市。那么,风帆蓄电池就是这样一种产品。“风帆”在保定建有3个蓄电池制造中心,由此保定也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蓄电池生产基地。李勇说,“随着风帆蓄电池大批量出口,不仅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蓄电池行业形象,也让国外了解了‘保定’。”

李勇一直倡导秉承一种精神,那就是企业发展需沉得住气,要用时间换空间,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一种铅碳蓄电池又在风帆公司诞生,已获得8项发明专利和通过行业专家验收。中国“风帆”正与国际巨头并跑同一赛道。

一种管理,让中国蓄电池化归绿色

“铅酸蓄电池是绿色的”,这颠覆大众的认知。

今天,“风帆”已建成国家工信部授牌的两家“绿色工厂”。公司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健康66项管理制度,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

在产品设计阶段,“风帆”就开始完整考虑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问题,持续降低产品中铅、硫酸等原材料消耗,将产品设计为双层盖的密封免维护型,避免电解液漏出,降低环境污染。

在节能减排上,“风帆”启动光伏 储能电池项目。2019年,其旗下清苑分公司通过污水深化处理和改造,实现外排水全部再利用,2020年通过清洁生产一级评审。2020年,风帆公司含铅危险固废同比下降1300余吨。公司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至今在全国15个省份取得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资质。2020年回收废铅酸电池约13.67万吨,其中铅、塑料回收率分别达100%和99%以上。

“风帆”,再远航。2018年风帆公司建厂60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百亿。今天,“风帆”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2020-2045)明确,做强、做优、做大汽车电池、工业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资源回收四大支柱产业。

“四大布局”实现一个远景,这就是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电源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