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颜色混合(颜色混合的两种方式)

颜色的混合是一个心理过程。所有的颜色都是在人的大脑中根据来自人眼中锥体细胞的脉冲形成的。这些脉冲由光源(反射光,以及反射光线的物体)决定。

两种颜色混合(颜色混合的两种方式)(1)

由于颜色包括光和反射光,就很难沟通颜色的双重性。颜料术语中就比较容易了解:更多人了解红色和黄色可以形成橙色,因为可以用彩色铅笔、颜料轻易地实现。而在印刷行业,我们不会用到画家的调色板,而是要用扫描仪、显示器、印刷机等。

我们将区别一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呈色方式:

加色呈色法(基于光照)

减色呈色法(基于色粉)

加色呈色或 RGB 呈色

什么是加色呈色法?

加色呈色是视频显示器产生颜色的方法。显示器刺激三种荧光粉,可以发射出红光、绿光和蓝光。通过发射不同比例和强度的三原色色光,显示器可以显现其它所有的颜色。事实上,显示器也不能显示所有人眼可见颜色的范围。发射荧光屏涂料的局限性从而限制了颜色的范围。

加色呈色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混合一定量的红、绿、蓝光来得到。当混合同等量的红、绿、蓝光时就可以得到白光,而三种光完全没有时,就得到了黑色。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颜色(红、绿、蓝)称为加色法呈色。

加色或 RGB 色混色法

如果两种加色以同等比例混合,就可以产生新的原色。绿色和蓝色相加产生了 一个浅些蓝色,称为青色(C),品红(M)=红(R) 蓝(B),黄(Y)=红(R) 绿(G)。

或者

色光混合得到黄、品红、青

减色呈色或 CMYK 呈色

什么是减色呈色?

与显示器不同,前者是通过色光的相加而得到不同的颜色,印刷色是按相反的方法得到颜色的。与添加色光不同,通过黄、品红、青色颜料,我们从白光中减去一定数量的红、绿、蓝光

如果要想将红、绿、蓝色叠印,根本不会得到更多的颜色。不可能得到黄色。这就是为什么印刷要用减色呈色来取代色光相加混合。

印刷的三原色是青(C)、品红(M)、和黄色(Y)。色粉会从光线中吸收或 减去其它色光,只留下它本身的颜色。就拿品红为例,吸收了除去品红色以外的色光。如果三原色叠加在白纸上,所有的光线都被吸收,页面将呈现为黑色。这个黑其实只是理论上的黑色。在实际上,这个黑有些偏棕褐色。

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入黑色作为印刷的第四色。原因如下:

黑色的覆盖率要小于 CMY 三色之和

黑墨可以得到一个真正的黑色

黑色提高了密度而且提升了图像的“骨架”

减色呈色法

颜色的吸收和反射

现在就知道了印刷中颜色的产生不仅有反射光,还有光的吸收。为什么用不同 量的三原色:Y、M、C 叠印就能得到不同的颜色?

自己来做个实验吧。注视一种颜色数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在闭上眼睛之后,马上就显现出该种颜色的相反色(或补色)。

当光线照在彩色的表面时,该表面会吸收相反色,并反射剩余色。R、G、B 的 相反色就是 C、M、Y、K。举例:

颜色的吸收和反射

如果将同等量的M和Y打印到一个表面时,可以得到红色。M的相反色是绿色,而黄色的是蓝色。当吸收相反的颜色时,剩下的只有红色了。红光被反射,所以物体呈现出红色。

下图显示了其它可能的组合色

颜色的组合:RGB 和 CMYK

印刷中不同的淡色调

在四色印刷中,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复制颜色:

三原色C、M、Y都是实地色。各自以最大的亮度来显现。

其中两种颜色组合可以得到较亮的颜色,但是这些颜色与其它颜色比如:RG、B还有所区别。

用一些淡印色相混合会得到一些浅色调。比如浅绿,浅蓝。

印刷中不同的淡印色:RGB和CMYK

分色后可以得到C、M、Y三种半色调加网图案,将这三种颜色叠印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实地色和淡印色。通过改变网点尺寸、平衡以及加网角度,看上去就可以得到所有的颜色。改变网点大小的作用就类似于改变显示器的红、绿、蓝的强度。

不同的照明体和着色剂

了解了印刷中颜色混合方式之后,还要了解到显示器是基于RGB加色呈色模式,而印刷是基于CMYK减色呈色模式。

不同的照明体

首先,我们会用到不同的照明体。

显示器的颜色是由阴极射线管发射出射线直接由人眼感受到形成的。

印刷品上的颜色是由页面反射出的光线由人眼探测到形成的。

人眼对于射线和反射线的感知是不同的。

不同的着色剂

其次还会用到不同的着色剂。

显示器上的颜色是由化学元件—磷光粉产生的。当被电子束轰击时它可以发射光子束

印刷品上的颜色是由油墨、染料、蜡、色粉或其它着色剂形成的。磷具备化学性和物理性,不同于印刷用的着色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