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李芳简介(河南报业全媒体报道女教师李芳感人故事)

乡村女教师李芳简介(河南报业全媒体报道女教师李芳感人故事)(1)

插图/王伟宾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侯皓 陈晨 张红梅 李江瑞 王建华 孙贝 康世甫 葛思贤 马亮亮

把花给你,把叶给你;把心给你,把爱给你……9月27日,河南日报头版刊发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深情追忆河南山乡女教师李芳在关键时刻以身挡车勇救学生的感人故事,与此同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系列媒体以视频、音乐剧等多种产品形态全网推送,李芳的故事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热点。据监测数据显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首发相关报道后,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和省内媒体纷纷转载,截至目前,网络相关信息已近2万条,全国媒体转发量近千条,覆盖用户3亿多人。

河南日报客户端

报告文学“变身记”

作为传统情结很重的媒体人,偶遇一个好的新闻素材,总有全情投入,用手中之笔创作出优秀新闻作品的冲动。追记舍己救人的山乡女教师李芳的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就是这样几位媒体人的倾情之作。

搁在以前,这样的文章一出版,大家必然争相阅读,交口称赞,我们媒体人的工作就算做到位了。可现在是融媒体时代,有了新媒体平台,情况就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这篇报告文学到了我们这儿,就变身为一套新媒体产品。这套产品共分三件,一张创意海报、一组手绘图片《手绘六幅画面,一生芳华!这位老师的故事即将刷屏》和一个一分钟短视频《视频一分钟,在你心中种下一棵“映山红”》。

创意海报业已成为新媒体产品的一种“标配”,手绘图和短视频则是这次新媒体报道的亮点。选用这两种产品形式,主要基于两点考虑。其一,基于用户阅读兴趣与习惯。其二,追忆、歌颂英雄的题材特别适合用图片和视频的传播形式,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形式最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为了最大限度放大这种情感体验,我们在制作产品时选择使用手绘图,这样可以把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画面传递给用户。在创作时,我们从报告文学中选取李芳生平的几个精彩瞬间,采撷出来,加以概括,作为手绘图的素材。画面没有复杂的线条,突出李芳形象,强调人物姿态。色彩采用黑白灰,局部套红,表现手法前卫,又有连环画特性。

我们的短视频产品在使用手绘图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情感升华。在短视频中,我们通过视频技术,将一幅幅照片置于一面素雅又洋溢着回忆感觉的背景墙上,在照片不停地变换中,把各界人士对李芳的思念、爱戴之情充分展示并进行了情感扩容。伴随着旋律优美的《岭上开遍映山红》的背景音乐,整部短视频作品给予用户一种沉浸式的情感体验。

产品“叫好又叫座”背后,是我们持续不断地对媒体融合的探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君子修身事,拿来作为我们新媒体人进行内容创作的“圭臬”,也刚刚好。③6

100万

截至目前,手绘和视频两款产品在河南日报客户端阅读量双双突破10万次,纪念李芳老师专题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00万次

河南商报

创意电子书温情走心

乡村女教师李芳简介(河南报业全媒体报道女教师李芳感人故事)(2)

“打开这本满含温情的电子书,一起走进李芳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9月27日8时30分,河南商报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岭上开遍呦,映山红》电子书开始在全网传播,很快获得如潮好评。

对于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这样的重磅作品,电子书这一颇具创新的表现形式与常用的微信文章、图片、动画、视频等不同,它更加厚重、富有感情,也更匹配作品的特性。

9月24日晚确定方案后,河南商报于9月25日21时许制作出第一版电子书版本的《岭上开遍呦,映山红》,随后又进行了9次修改、重新排版和生成。9月27日早高峰,最终版本的电子书版《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借助朋友圈、河南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平台迅速传播开来。同时,围绕《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所采写的报道和制作的海报等产品,也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百家号、掌中河南客户端等平台一起推出,很快形成声势。

截至9月28日15时27分,电子书版《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总阅读量已经超过3.3万次。而《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原文以及相关报道在河南商报新媒体平台上总流量超过20万次。

不仅如此,河南商报9月27日还在新媒体平台推出了诸如“《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感染河南教育圈:为有这样的优秀同行自豪”等反响内容,当天就形成了二次传播高潮。③8

20万

截至9月28日15时,《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原文以及相关报道在河南商报新媒体平台上总流量超过20万次

大河报

11分钟广播剧录了48小时

9月27日,河南日报发表重磅纪实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聚焦河南省信阳市山乡女教师李芳的大爱人生。当天早上,依托该报告文学,大河报推出同名声音故事剧,让暖心故事走进更多人的心田。

作为大河报首部声音故事剧,该作品以H5的形式,通过微信传到了千家万户。

其实,该剧虽然温暖,但制作过程充满纠结。第一个纠结是,这么好的故事,应该采用什么形式呈现呢?大河报产品创意部小编经过多轮讨论,决定用最富有情绪的方式——声音。

《岭上开遍呦,映山红》一文从头至尾,《映山红》的歌曲反复出现。文章中,有李芳女儿读信的篇章,也有不同人物以第一人称的讲述。这些都很适合用声音故事剧去表现。

但是,第二个纠结随之来到,大河报没有电台那样专业的设备,小编们的声音也没有播音员的好听。可是,大家坚信好的创意优于专业的表达。小编们决定跨专业尝试,女生读李芳女儿的独白,男生讲述整个故事。

主题曲《映山红》贯穿整部故事剧,故事与乐曲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故事剧中使用的另一首曲子是《城南旧事》的插曲《花儿落了》,温婉、轻盈。此外,为了增加现场感,小编们还搜集大量素材,把当天在现场的学生的采访录音、李芳老师救下的学生家长的讲述等,穿插在故事剧中。

历时48小时,这部11分钟的声音故事剧全部制作完成。H5后台显示,该剧除了在河南广为传播外,还得到湖北、新疆、甘肃等多地网友的关注。③8

大河网

刷屏视频诉说思念和崇敬

岭上开遍呦,映山红……

乡村女教师李芳简介(河南报业全媒体报道女教师李芳感人故事)(3)

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李芳老师离开我们已经100多天了,岁月的沉淀让她的事迹越发闪亮,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原儿女。

9月27日,河南日报推出一篇近2万字的纪实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大河网同步推送的4分29秒短视频——《大别山为何又唱映山红》,瞬间在朋友圈被刷屏。人们刷屏的不是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而是李芳老师那在生死时刻做出的撼动人心的抉择。

4分29秒的短视频,诉说着人们对一名好老师的思念,诉说着人们对一位英雄的崇敬。大别山上,映山红开得正浓;绿之风校园里,孩子们正玩得开心;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李芳老师母校)“桃李芳华园”旁,学生们静静地注视着她……

刷屏的不只是这部短视频,9月25日,在大河网成立20周年暨大河网移动端宣传平台新版上线仪式上,大河网制作的《大别山为何又唱映山红》预热视频海报,就获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的称赞。

视频海报虽然仅有十秒,但在漫山遍野杜鹃花的映衬下,伴着一曲《映山红》的悠扬曲调,李芳老师生活过的美丽大别山、生前上课的教室以及学生们的画面一一呈现。

河南手机报

方寸之间正能量爆棚

乡村女教师李芳简介(河南报业全媒体报道女教师李芳感人故事)(4)

9月27日,本报头版刊发的长篇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引起广泛关注。河南手机报全天候传播不停步,以亮点集纳、创新包装、全网推送等多种方式,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矩阵的精彩作品打包呈现,并在晚报时段,面向全省1600万用户推出特别报道《今日,“映山红”红遍全网,那是报业展“芳”华》,让热转、热评环环相扣,在8小时内形成全媒体、全视觉、全方位“刷屏”,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间传递出彩正能量。

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用户最多的移动端新闻传播平台,一直以来,手机报秉持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在深耕融媒矩阵内容产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创新包装与加工方式,充分发挥“小屏”灵活性,让千万读者以“小”见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手机报采取有声化、全集纳、美图转三步走,立足感人至深的文字作品,网罗媒体矩阵的缤纷精华,探索手机平台的灵活呈现,激发网络空前的传播能量,多管齐下,兼收并蓄。

有声化,即推出报告文学全文音频,延续“与你共读”栏目优势,让感动流淌在声音中。

全集纳,即在新界开设专题,将集团融媒矩阵推出的产品全部纳入其中,只要一键点开,就能按照最新动态、报告文学、视频、音频、H5、海报、评论的顺序,全方位感受《岭上开遍呦,映山红》的感人力量。截至28日16时,各种新媒体产品点击量已超过97万次。

美图转,即制作精美的产品海报,在新界以及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形成“刷屏”之势。

这样小屏展“芳”华的宣传也带火了一种新型晒图方式——“映山红”九宫格。不少读者用多家媒体海报拼成九宫格形式发在朋友圈,并动情表示:“这是映山红的花语,这是最美的九宫格。”“一眼望去,一片‘芳’华。”

97万

截至28日16时,各种新媒体产品点击量已超过97万次

乡村女教师李芳简介(河南报业全媒体报道女教师李芳感人故事)(5)

插图/王伟宾

大咖感言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

读了这篇报告文学,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了“民族脊梁”这个词。李芳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她至善至美至真至纯,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她用一生的付出诠释了坚守的内涵与价值。

●省文联主席邵丽:

《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情深意切,读了热泪盈眶。有人说当下老人倒地都没人敢扶。但关键时刻,总有李芳这样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拿自己的生命来为中华灿烂的文明作证。李芳的精神,既是时代的精神,也是历史的精神。

●省作协副主席乔叶:

很震撼,也很疼惜;很感动,也很难过。作者把李芳老师比喻成了“映山红”,这真是再贴切不过,她是平凡民众中盛开出来的英雄之花。

●信阳市作协副主席田君:

如果悲剧重来一次,我相信她还会做同样的选择。这不是她慎重思考后的决定,而是在面临生死考验瞬间献身精神的爆发,是凝聚于她日常生活的伟大人格的必然呈现。李芳是平凡的,李芳更是伟大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