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

我居然打了年糕。

这是真的。

1

就在一个平淡的周末夜晚,在我第N次喊年糕去洗澡被拒绝了之后;在我脱下他裤子,他却乱蹬乱踢哭喊着“不要”的时候;在老人焦急地叨叨“这样不行的!感冒了可怎么办!”的背景音中;在他激烈的反抗,甚至还伸手打在我脸上的时候……

我吼了他,嚷了他,甚至还在他身上拍了两巴掌。

这是年糕出生以来,我们之间发生的最大一次亲子冲突。

我成了个怪兽妈妈。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1)

我忘了我写过多少篇文章,多少次告诉妈妈们要不吼不叫、要温和坚定……

如果这时候有人用摄像机拍下这一幕,大概会这样说:就你也配当育儿博主?

那一刻的我,就像跌入陷阱的猛兽,疲惫焦躁,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在死循环:

给我去洗澡!给我去洗澡!给我去洗澡!

于是,我粗暴地把年糕扔进了澡盆。

2

直到我给年糕洗完澡、抱上床,当年糕哭着说“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扔进水里啊?”,我终于从我的情绪里出来了。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2)

天呐,我到底在干什么?

无视孩子的感受、不讲理不沟通、简单粗暴不耐烦……很好,完美妈妈不该犯的所有错误,我都犯了。

在那个当下,我知道自己搞砸了,但是,我也突然有一种释怀,甚至隐约的放松:喔,是啊,原来我已经累积了这么多的负面情绪,它在我身体里横冲直撞、寻找出口。

而年糕,也是一样。

3

因为班上出现手足口病例,年糕的幼儿园停课两周,而他自己,也刚刚从一次呼吸道感染中恢复过来,夜里总是有哭闹醒来的时候。

生病的小孩,总是要“作”一些的,更何况闷在家里,每天又格外盼望我们下班回家陪他。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3)

虽然我和糕爸还是会争取挤出时间来,但是年底有堆积如山的工作需要清零,再加上夜里哄他睡不好,这种陪伴,不知不觉地潦草起来了。

就算还是会和他一起看本书、搭个乐高、上一节英语儿歌课,但是我做每件事可能都藏着这样的潜台词:赶紧把他哄好了送上床,我还要去开会/看稿/打一个面试电话……

陪伴的投入度不够,我自己知道,年糕也知道。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4)

只是,当我还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还在规划着等忙完了再好好陪他,把这个“情感赤字”填补上的时候,他爆发了,还顺带把我也引爆了——BANG!

原来,我也累了。

4

那天晚上,(爆发后的)我和年糕,终于坐下来好好聊了一次。

我对他说:“你刚才很生气,对吗?我好像能理解你当时怎么那么反抗激烈,因为你从来都没有这样被对待过,是吗?”

年糕点点头。

我又问他:“我们给你洗澡,给你穿衣服,你都说不要。其实你只想说不要,你都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是不是?”

年糕一下子笑了,大概他也觉得自己当时很傻:明明冷的要死,为什么就是不要不要不要呢?

我也已经理解了他的感受:把他的裤子脱下来、丢进澡盆,对我来说这只是洗澡的一个步骤;但对当时的他来说,却是一种用力量压迫的极大羞辱。

小孩脆弱的自尊心,这个时候差不多被粉碎式的摧毁了。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5)

其实,我不是也一样吗?我总是一遍又一遍给妈妈们安利游戏育儿,告诉大家让孩子乖乖洗澡刷牙有100种方法,可是那个当下,我也陷入“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你为什么不能去洗澡”的黑洞,也许,我也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说“不要”吧。

不要永远温和,耐心有用完的时候,生活里总有撕扯,承认我也hold不住了,不行吗?

5

我和年糕谈了很多很多。

“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你总是很有耐心,现在是不是觉得妈妈有点没耐心了?”

年糕想了想,表示同意。

我告诉他:“因为你长大了、变强大了,妈妈觉得你不像小时候那么脆弱了,就会有点偷懒;妈妈呢,有时候是会心情不好的,而你现在也有了你的情绪,当你的情绪和跟我情绪撞到一起的时候,我的情绪也会被激发。”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6)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又给他讲了自己内心的脆弱,讲我的工作、我每天在公司里忙的那些事、讲我遇到的困难……讲着讲着,眼泪就控制不住了。

那个时候我发现,其实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不可怕。

听完我讲这些,年糕说:“妈妈,我抱抱你。”

我又哭了,这次是暖哭的。

长久以来,我们家几乎没发生过亲子冲突,或者说,我一直害怕发生冲突:怕它给孩子造成伤害,更怕给伤害到我们的关系。但是这背后,我是把自己的情绪“戒掉了”。

而现在,我的孩子长大了,比起完美,我更渴望得到孩子的理解。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7)

我也很惭愧,孩子总是那么容易原谅、接受我们的错误,可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借口,一不小心就成了蛮不讲理的大人。

“我们两刚才好像啊!我是大火山,你是小火山。”我跟年糕说。

我们都很幸运,这次火山爆发最后带来的,不是伤害,而是暖洋洋的拥抱。

我很认真地和他保证:“我以前给你讲过一本书叫《手不是用来打人的》,但以后我不会再对你讲这句话了,如果妈妈自己都做不到,又凭什么要求你呢?我要证明给你看,我是可以做到这件事的。”

“我承诺,过年前的这一个月,我绝不打你。就算你不开心打我了,我也不打你。妈妈先做到不打人,再来要求你,好吗?”他很认真的点点头,爬过来更紧地抱了抱我。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8)

6

那天晚上,年糕突然就睡的很安稳,不再频繁夜起哭闹;白天的时候,也变回了那个情绪稳定、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心态转好,我的内心也得到了和解。

“吼了孩子,我就不是个好妈妈了吗?

我的孩子,会因为我的情绪受伤吗?

亲子冲突发生了之后,会让孩子留下阴影吗……”

这些困惑终于找到了答案:

之前我一直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孩子的情绪,总是要求自己完美和忍耐。

但好父母并不意味着不能有情绪;更不代表对孩子发了脾气之后,就只能留下伤害。

比起“割掉情绪”,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么理解情绪、处理情绪;当情绪出现的时候,你怎么带着孩子,把这种“失败”变成一次彼此理解的机会。

当我们努力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同样渴望着能理解我们。

年糕不是完美宝宝,我也不是完美妈妈,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完美。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已经足够幸福。

年糕一定是打出来的吗?我居然打了年糕(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