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马圪垱民俗(准旗人把这儿叫做)

山西马圪垱民俗(准旗人把这儿叫做)(1)

昨晚,“大美准格尔”微信群里有一个叫“刘一手”的盟友谦虚地半夜五更问:“谁知道脑畔圪蛋是甚意思了?”需要说明的是,此人曾经叫过“天山童姥”,现在又叫“刘一手”,反正给我感觉她是想和金庸套嫡亲了。

这个叫“刘一手”的“天山童姥”,她的故居就住在准格尔山区的那些无数个脑畔圪蛋的前面和对正疙蛋的对面了。与此同时,我也做出判断,这个一贯喜欢标新立异的村姑刘一手是,为了实现天山童姥的梦想而幽你一默专门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考题,全耍的就是一种心情。

此时的群里是一阵阵地沉默和低碳!

我觉得这是一个民间交流的口语表达地理的问题,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一种懵懂的自信。于是,就在第一时间给抢答了提问:“是半山腰的那个地方。”在我的理解来看,脑畔上也就是头顶上的地方。

山西马圪垱民俗(准旗人把这儿叫做)(2)

这时群里资深的亲亲们用身临其境的那些经验战胜知识的案例,一个又一个地告诉我说:

“脑畔圪蛋是房背后。”

“脑畔是住窑洞的顶子上面。”

“我们农村自己家房后有座山就叫脑畔疙蛋。”

说到此时我才豁然开朗了,大半辈子的似懂非懂的懵懂,这回才算彻底的有了明确的答案了。准格尔旗山多架高坡陡,亲亲们顾不上给每座山起一个名字,房前屋后高的山头通称圪蛋。亲亲们说,村里人盖房讲究前照后靠。后靠就是靠山,他们亲切地称它为脑畔圪蛋,意思是上面那个高地。与此同时,房的对面也就有了正对圪蛋的昵称了。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其实只是相对的称呼,当这座山是你家脑畔圪蛋的时候,也许它就是山那边另一户人家的正对圪蛋了。

就这热心的亲亲们还怕我闹不明白地说:“大城市,楼挨楼,那有脑畔圪蛋了?三哥哉回知道脑畔圪蛋了,但他找不见。”表示有机会专门把我领上看看那些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

在准格尔旗亲亲们的日常口语和脑海思维里,其实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只是一个没有固定地理概念的随机应变。当你去了亲亲们的家里后,拉话话当中他们如果说的这个“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就是单指他家。如果不是说自己家的“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那一定要加一个谁谁家的“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看似笨嘴秃舌,语句贫乏,用词枯竭,其实是最通俗、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和捷径,极大地丰富了准格尔地的方言词汇。

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我见过很多次很多次,但从来未引起过我的高度重视。这次通过群里的亲亲们一说,此刻的心情早就飞到了准格尔地那众多的,就连亲亲们也说不清楚的大大小小的“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了。我就想到了亲亲们的家里,而后绕着“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走一圈,使我身临其境地体会和理解亲亲们看似笨嘴秃舌,语句贫乏,用词枯竭的日常用语一回,把我彻底的融合进“脑畔圪蛋和正对圪蛋”的里头。

山多了,圪蛋也就多了。于是,这些圪蛋就走进了亲亲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就连谈情说爱也是绕不开那一座座脑畔圪蛋。有漫瀚调歌词中唱到:“走你家脑畔没进你家的院,瞭见我那妹子没见上个面。”唉!看来这脑畔头实在是离小妹妹家太远了,人家陕北的信天游还能有拉不上话话就招一招手的一说了。

“听见妹子说话没看见人,脑畔上踩下一道道踪。脑畔圪蛋走来脑畔圪蛋转,脑畔圪蛋就把哥哥心搅乱。”看这爱到什么程度了?就在脑畔上圪转不敢进人介家的门,看来是人家闺女她大她妈还没同意了,真是爱的实心。憨厚的亲亲们就不省的来一个“我在脑畔等你的,你回去给你妈捣鬼圪。”真是瞎圪蛋。

“每天就把哥哥你盼,睡不着在那脑畔上转。”我发现亲亲们有个共同特点,在当时那种环境氛围里,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谈情说爱,爱和恨只能藏在心里,发泄一下就只能跑在脑畔圪蛋上转。

“一对对鸳鸯河楞楞上站,哥哥想妹妹转脑畔。”唉!快转去吧。反正你也憨圪蹙憨圪蹙的不会耍心眼儿,就是个死等了。

真是准格尔的山,大小是颗圪蛋,个个都叫脑畔。

作者简介

山西马圪垱民俗(准旗人把这儿叫做)(3)

杜洪涛,男,汉,1961年2月17日出生在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人,祖籍陕北神木,一直怀疑自己是匈奴人的后裔。听老人们说,那一年口里闹年馑,太爷爷领着一大帮他的儿女子孙来到了一个兔子都不拉屎穷地方就地扎营,从此我就成了你——伊盟人。不醒事的时候常常怪怨先人们,怎么走到这个地方就不动弹了?你说要是坚持一下往深圳去,那我不就是一个鸟人了吗?醒事的时候才明白了祖宗们的英明,把我们带到一个物产资源丰富,人民厚道幽默的领地。不过,伊盟贫穷的时候我是鄂尔多斯人,鄂尔多斯富裕的时候我又成了伊盟人了,真是手把两条龙,甚也干不成。我当过兵,复原后就落草为根以鄂尔多斯广播电台为家,1994年调入中国银行。

大家都在看

本期编辑:齐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