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

茶叶对于明朝时期的汉族人来讲已经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遍之物,早在北宋年间,四川的茶叶年产量已经到达恐怖的千万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明朝的产茶业发达,早已不是官宦人家所垄断的稀缺之物,也就是这小小的茶叶却对明朝的政治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茶叶虽然对汉族来说唾手可得,但是对于吐蕃的藏族人民来说茶叶是不可多得的稀缺之物,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吐蕃难以自产茶叶。但是吐蕃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牧马体系,与明朝形成互补,以茶马为宗相互交易。明朝利用茶马贸易,发挥了小小的茶叶的大大的作用,“以茶驭番”“联藏抗蒙”“获取战马”,都是茶叶立下大功,所以朱元璋才会说“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是茶也”。

茶叶为何担得起如此重的评价,首先就要了解中原王朝对茶叶之优势和吐蕃茶叶之劣势。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1)

一 小小的茶叶

茶叶虽然小而且量大,但是对于气候寒冷的吐蕃西北地区来讲,茶叶可是和黄金一样金贵的东西,在北宋茶马贸易开始之时,茶叶只是作为一种上层的奢侈品作为交易……

1.茶叶优势

中国的茶叶产自于云南、贵州、四川等丘陵山地地区,是世界上最早产茶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茶叶的人工种植规模,并且在唐宋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陆羽的《茶经》是历史上最全的用茶百科全书,也就表明在唐朝,茶叶就已经是寻常之物。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2)

但是,无独有尔,番族由于气候、地形等先天的原因不适合茶树的生长,那么自然,茶叶在西北地区少之又少,在唐朝时期吐蕃取吐谷浑而代之后占据了中国的河湟地区,他们时常劫掠、进犯中原,茶叶就这样被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地盘,由于他们没有茶叶所以根本不知道茶叶是何种之物也不知如何使用

唐蕃联姻后,文成公主等待着茶叶和茶叶的用法进入西藏,教会了他们如何品茶,但是此时茶叶仍然是吐蕃上层人物才能够接触到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明朝,茶叶已经完成了下移成为吐蕃民众必不可少的日常物品。然而明朝垄断这一小小的茶叶,掌握主动。

2.吐蕃好茶

吐蕃非常喜欢喝茶,除了茶好喝以外与他们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

《洮州厅志》记载“盖番地苦寒,五谷不生,所种为青稞菽豆已耳,土人磑作炒面杂以芜菁酪桨,非茗茶饮辄病,则茶不可须臾离”。

充分展现了吐蕃难以离开茶叶,再加上他们以畜牧业为主,不善农耕,饮食方面喜欢重油重腻,又因为环境原因缺少能够促进消化解腻的水果蔬菜等物,很容易就引发疾病,但是刚好茶叶又能够完美地消食健胃、帮助消化,还能够医治吐蕃的地域性疾病,这就使得犯人“不可一日无茶”,茶叶成为吐蕃人民的必需品。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3)

小小的茶叶长在中原,吐蕃自己又种不起,所以只能够依赖明王朝给他们,像这种生活必需品一旦被垄断,产生的利益和好处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朱元璋利用这“至薄”的茶叶玩起了政治游戏。

如果吐蕃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地方,那么明王朝肯定也不会费那么大劲去出口茶叶。

二 目的

元朝灭亡后余孽并没有收到全部的清楚,而是一路北退至大漠地区,《高丽志》将其称为北元,北元政权的存在就如鲠在喉,让太祖十分的难受,北方的边患也让明朝战马奇缺,太祖也说“彼以数万,我以数千,何以当之”,再加上国内养马并不乐观,所以,如何拉拢处在抗蒙前沿的西番成为了明朝的头等大事。

明朝茶多,吐蕃茶少,正如所说“茶者,生人之所用也。西北诸番之地,非茶不生;中原畜牧之师,非马不给。于是遂有汉唐互市之法,以有易无而内外交利也。”

所以太祖就构想怎样用我的特产去换取西番的优良战马,并且能够通过小小的茶叶来达到控制吐蕃,让他不敢背叛明朝,归顺明朝,希望可以通过这样来达到“断匈奴之右臂”的目的。这计划充满了可行性,只要统治者能够调剂余缺掌握番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就能够将番民控制在股掌之间,就能够“固番之心,且以强中国”。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4)

之后,明朝通过建立众多的茶马机构,形成了完备的榷茶体系,以茶贵马贱来让番人俯首称臣,这样北虏和西番就能够被明朝从中分化,为明朝消除一个心腹大患,并且为明朝寻找了吐蕃的盟友让北元政权只能含恨。

明朝茶马贸易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战马,而是达到纳西番以为中国屏障的政治目的,而且西番的人种与北虏相似,骁勇善战,明朝和掌握了他们之后能够获得大量的士兵和间谍,帮助明朝在北元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系挂于一小小的茶叶之上,通过对茶叶的垄断,达到朱元璋想要的目的,所以茶叶才会在朱元璋的评价之中占据如此之高的地位。

朱元璋制定了茶业战略之后,确实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

三 小小茶叶,大大作用

以茶驭番的政策实施后,很快就达到了朱元璋想要的结果,西番彻底依附在茶马体系之下,解决了明朝边境上的心腹大患,而且还给明朝带来了非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些收获足以让明朝碾压北元。

1.获取战马

茶马贸易一开通后,诸番纷纷带着自己最优良的战马来到贸易地点和明朝官方交换战马,在茶贵马贱的体系下,明朝获取了大量西北地区天然的战马洪武二十二年,天全六番和碉门茶课司这区区的一个地方就产茶达到了恐怖的二百五十万斤,为明朝的军方提供了大量的西北战马。

洪武三十一年,四川等地用五十万斤茶换了将近一万四千匹上等的战马。再加上,茶马交易需要确定比价,这样会方便交换。在洪武末年,只需八十斤茶可以换一匹上等马,而八十斤茶对于正常人家来说也不过是数月的消耗品,六十斤斤茶能够换一匹中等马,一匹中等马就足够武装一个骑兵,四十斤茶交换一匹下等马。

可想而知,明朝前期百年间用茶叶到底换取多少良好的战马,数字惊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武装起一支十万人的骑兵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还能不再占用耕地牧马,促进了国内农业经济发展。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5)

2.羁縻各部

明朝最后也得愿以偿地束缚住了西北诸番,茶马贸易的展开,西北诸番在明朝这里尝到了甜头,明朝还保护诸番在菜吗贸易中应得的利益,就这样加强了西北和内地之间的交流,疏远了吐蕃和北元政权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断绝了联系,吐蕃为了生存,也只能和明朝签订了攻守同盟的约定,双方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明朝在吐蕃的帮助下,多次击败了来犯的北元,让北元只敢在大漠地区蜗居,不敢再进犯中原,小小的茶叶起到了强大的束缚作用,让西北诸番臣服。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6)

3.民族交融

最出人意料又在人情理之中的就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明朝洮岷地区的主要构成是番族人民,明朝为了保障边境的安全于是就大量的屯田驻扎,迁徙百姓,使得洮岷地区的汉族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明朝开展茶马贸易迫使西北番人“不敢为叛”,断了北虏的后路。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7)

茶马贸易的盛行,让洮岷地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于是番人感恩天子不敢为恶,满足了番人对于茶叶的渴求,又让他们在茶马贸易中获得了利益,遏制了游牧民族以前对于明朝边境的侵扰,巩固了此地的边防,于是从军镇转变成了市镇,茶马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促使着大量的商人来此交易,他们一般呼朋唤友,拖妻带子来到这个地方像番人一样生活,番人也逐渐变得“内地番人颇杂汉风,其俗务稼樯,习工作,事畜牧”,形成了多民族的经济活动,汉族人民也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自此以后,西北吐蕃被汉族同化。

总结:

明朝茶马贸易取得的成果有三,捐山泽之毛收騋牝之种,不费重资而军实壮,利一。羁縻番族,俾仰给予我而不能叛,利二。遮隔墙氛,遏其狂逞,作我外篱,利三。此三利保障了朱明王朝百年的长治久安,断绝了元朝余孽卷土重来的念想,还顺便同化了吐蕃增加了版图。

朱元璋为何推广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8)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一切的肇事者只不过是小小的茶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起眼的东西,造就了明朝这么多种重要的措施,所以,朱元璋对茶叶“物有至薄,用之则重”的评价不但不高,甚至远远不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