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五行之关系 汉字解象33意

汉字与五行之关系 汉字解象33意(1)

意字,未见甲骨文,最早见于战国秦睡虎地竹简。

意字由两部分构成:音 心。

音,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和小篆是在言字的“口”中加一横,表示所发出的音。无论是音还是言,都是从口里面发出来的,因此不受外物限制,是一种本能。所以,为了跟“声”是由外物发出的响动区别开来,“音”是专门指由发音器官产生的响动,如鸟儿鸣叫,也包括人类说话唱歌。

古人认为人的“意”发于心中,所以从“心”,发出来的是“音”,所以,音是心之曲,是内心深处思想情感的流露。

如此则“意”的本义,是心意,是心里所想的意思、含意、意图、意念,这种心意如果保持一定时间,在心里形成固定的记意,就是“意志”。

《说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杨树达:意根于心而发于言,故从心从音,心先而音后也(《文字形义学》)。心音为意,按现代语言学的说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心中发出声音,就传出意义;声音落到心头,就领悟意义。总之,心与音之先后当互为转化,音与心一旦结合,就产生意义。

有出于域(空,无),生出于有,音出于生,言出于音,名出于言,事出于名(《恆先》)。言出于音,名出于言,声音-言语-名称有一种相生的关系,实际上三者是共生同一的关系。事出于名,名称表示事物,就显出意义。说文讲,意内而言外。内在意义通过言语表达出来。

汉字与五行之关系 汉字解象33意(2)

作画 仓满

着眼于心和音之间的关系,声音发于心头则为言,这是借言达意;从接受者来看,从心察言而知意,这是察言知意。因此原则上意义的交流离不开言。

为您链接

象思维(39)意会

汉字解象(32)才—存与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