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分睁眼秋和闭眼秋(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

立秋分睁眼秋和闭眼秋(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1)

立秋分睁眼秋和闭眼秋(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2)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但是此时并不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此时尚在三伏之中,古人把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称之为长夏。

民间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是早晚吹来的微风里,已有了丝丝凉意。

1、一叶落,知天下秋

古人说:“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是古代的灵树,古人认为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

而灵树对天地岁月的感知异常敏感。

等秋天一到的时候,它们就会察觉到。

在天地尚且炎热的时刻,梧桐最先感知到秋气,并且开始有叶子落下。

在古代,季节更替是大事。

立秋这天君王要率领大臣去郊外祭祀,迎接秋天的到来。

而太监则会把梧桐从屋外移到屋内,让皇帝可以听到秋天梧桐叶落的第一声秋响。

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即高声奏曰“秋来了”,以表达“报秋”的意思。

立秋分睁眼秋和闭眼秋(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3)

张承志说:“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前一秒,还是大暑的酷热,后一秒,就是秋天的微凉。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早晚的风里,已经见了凉气。

清晨的草木,慢慢长了露珠。

寒蝉声嘶力竭,仿佛要抓住最后的时光。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念起,万水千山。

万物之道,难逃阴阳二气,彼此对立,彼此循环。

炎热的大地已到承载的极限,阴气就开始显现,进入秋冬的序列中。

等万物冰封,阳气开始复起,进入春夏的轨道里。

阴阳循环,春秋交替,是万古不易的规矩。

帝王迎秋,民间祭秋,这正是先民对天道的体认与敬畏。

2、一念起,开祸福门

《历书》讲:“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

秋风肃杀,主刑罚,才有秋后问斩。

秋天给人的启示的规矩,是惩罚。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人心无限,贪欲无穷。

若是没有规矩,没有法度,只能无限索取,无限膨胀。

最终沦入深渊,难以自拔。

善恶一念间。

很多时候,一个人为善还是作恶,都在内心的一念之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念善起,万事花开,浇灌别人,就是滋润自己。

一念恶生,万物凋萎,伤害别人,最终伤害自己。

立秋分睁眼秋和闭眼秋(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4)

《淮南子》:“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

秋神是一把尺子,它规矩万物,管理万物。

秋天,万物收敛,它是规矩,是对人的限制,是德行,是对人心的教化。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秋天是凋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万事万物,有因有果。

对世间万物的仁慈,万物自然也会回馈于你。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无论世事如何,克制贪念,保持善良,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气。

儒风君说:

庄子说,“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莫问来路,但看归途,一念善恶,一念人生,从容自如,淡泊宁静,同万物沐秋风,与山水共秋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