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吗(2022年了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考)

全文1900多字,先说结论:我个人是非常建议考的,而且目前也就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管理硕士。


先大致谈一下我对在职研究生优势的理解(只针对MBA,MEM等):

首先,在职研究生和正常研究生一样,是需要经过国家统一考试的,且需经过复试。由于是针对在职人员,所以考试难度相对简单,但对于边工作边学习的上班族来说也绝非易事。毕业以后发学历证和学位证,证书上会标注非全日制培养,虽然如此,但是实打实的研究生学历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对于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的同学,在职研究生是提高学历的最好机会和最佳选择,从长远角度看,这个学历是伴随你一辈子的,值得一试。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你上985名校甚至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最容易的机会,人生中能有这样的经历也是非常宝贵的。

第三,目前整个社会对在职研究生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同时国家也在引导企业减少对在职研的就业歧视,增加学历的含金量(既难度)。

第四,个人感受,虽然我本科毕业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重回学生时代依旧让我感触良多,在北京吃一顿10块钱的食堂,去图书馆跟学霸一起自习,认识各行各业人才的同学,无时无刻都有感慨敲击我的内心。。。

有必要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吗(2022年了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考)(1)

边看着工友绑钢筋边听课

有必要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吗(2022年了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考)(2)

晚上出土方值夜班刷题

这半年上学的感想

最大的感想就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有好多事情超出了的预期。本以为自己是非全日制学生,会和全日制学生有所不同,但是到现在没感觉到任何差异和限制,重回学生身份体验很好。另外学校会提供不同的专业方向供选择,并且还有导师与学生的双选,这着实之前没想过。

还有就是让我更加认可学历的含金量,这半年的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也比较晦涩难懂,尤其要边上班边学习,所以也不乏有挂科的同学。不禁感叹考上容易毕业难。但是老师和同学们都极其友好,难道是经历过职场毒打的人重新以同学的身份聚在一起会更团结和珍惜?

有必要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吗(2022年了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考)(3)

吃兰州料理的时候收到通知书

备考经验分享,避坑!避坑!避坑!

最开始怕自己不了解考试政策,怕自学学不好。花了一万多报名某头部培训机构的面授班,结果就是差差差,差得一塌糊涂!

逻辑课是政治老师来教,毫无章法还总把自己讲糊涂,最后让我们刷题!!!——要知道逻辑是最忌讳不懂方法瞎刷题的。数学老师也一般,教学思维混乱,出错率高。英语按理说应该是个加分项,但是老师是按照先知道答案的选项,然后去反推原文中匹配的部分来教学的,然后说:你看,这又是个秒杀题。这种教学对我个人解题实在没啥帮助。

好在我得到了教训还比较深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跟随业界最专业的老师学习想要的知识,甚至还不一定花钱。为何傻叉的花高价去学政治老师讲的逻辑课?所以各位备考的时候可以直接搜索某科目最有名的几个老师跟着学就行了,相信你也能找到很多免费的录播课。

复试相对初试就容易得多了,可以看作是一场轻微要求英语口语和政治知识的求职面试。核心思想就是表达自己清晰的读研目的和自己是值得学校来培养的就大差不差。

有必要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吗(2022年了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考)(4)

在职研究生是花钱买学历吗?

第一次与导师见面他就告诉我们别以为交钱多就好毕业,这不是在花钱买学历。我上面的经历也印证了这点,我认为学费贵主要是因为老师是周六日上课理应收入高一点,其次在工作的人经济能力也会比学生好一些。我的学费是6.4w/年,一共两年,办理了利率3.8%的助学贷款,压力不大。

毕业年限够资格就报考还是再等几年?

建议毕业年限够了就考,一方面不敢保证一次过;另一方面题目难度是逐年加大的,刷题的时候感受特别明显;还有就是数学和英语有点吃老本,考得越晚就越不好捡起来以前的知识;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刚够毕业年限就去考,你一定是年龄偏小的,更容易从哥哥姐姐们身上学到经验甚至得到一些机遇。

备考需要多久?

我数学吃高中的老本,英语吃大学的老本,全心投入备考的时间大概将近6个月,但这也包括了逻辑课程走弯路的情况。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个参考。

复试15天左右,准备一些热点政治,简单的英语口语,还有求职面试的问题准备。

择校的小建议

很多名校的分数基本过了国家线再好好准备复试就有希望。学校分数的高低受火爆程度影响较大,据我了解比如四川的985分数就挺高,因为可选得少,而且是全省在竞争;而北京这边可能名校相对多,考生规模小,分数就相对低一些。但无论分数高低都建议目标定高一点,因为这是你最容易进入名校就读的机会了。

有必要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吗(2022年了在职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考)(5)

划重点

逻辑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要新学的课程,学逻强烈推荐薛睿老师,网上搜就行。虽然我俩不认识,但他对我上岸帮助最大。

写在最后

半年前就想写这个经验分享,今天才完成,不过时间点也正好,屏幕前的你有充足的时间再去深入了解和备考,2022卷在别人前面[灵光一闪]

本文纯属个人分享,我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些,欢迎交流指正,有问题我也会尽量解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