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传统武术该有的气势(它是源于北宋的传统武术)

这才是传统武术该有的气势(它是源于北宋的传统武术)(1)

赵梳头村村民在《魅力中国城》现场展示梢头棍

在11月25日央视《魅力中国城》“城市精绝”环节上,来自郑店镇赵梳头村的6位村民,为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棍术表演。他们展示的是一种名为“梢头棍”的传统技艺。舞台上,6名操演者两人一组,只见他们手一抬、棍一翘,方圆十步之内身形闪动、棍影翻飞,配合十分默契,顿时引来场下阵阵喝彩。

在我国,自古就有少林十八棍僧救唐王、景阳冈武二郎纵棍除恶虎的美谈,而他们所使用的都是哨棍。与哨棍不同的是,乐陵“梢头棍”则是一长、一短两个棍子相连,中间用铁环连接。

据梢头棍表演者之一、郑店镇赵梳头村的赵援国表示,梢头棍分为“主棍”和“梢棍”,其中长棍为“主棍”,约5尺长;短棍为“梢棍”,仅长1.2尺。梢头棍起源于宋代,相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普通双节棍的基础上创制而成。

据了解,梢头棍共有十八路棍术,它既有少林棍法的至刚至猛,亦兼糅双节棍术闪转腾挪的轻灵快变。在搏斗中,它既能够像长棍一样拨、拦、圈、拿、撩、挑,快速勇冲,又能借助“梢棍”像双节棍那样缠绕绞绊,一扫一片。其棍法灵巧多变,往往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梢头棍套路丰富,动作简练,紧凑实用,常常几个动作连贯起来,大劈大盖,横拦竖扎,一气呵成,充分显示出棍棒不可力敌的勇猛气势。练习梢头棍并非易事,除了要具有深厚的棍术基础外,还需要一定的拳术功底。

赵援国对记者表示,梢头棍的练习自古就有“棍好舞,梢难练”的说法,因纵棍要用全力,舞梢又需巧劲儿,从而导致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练习时把握不好“梢”和“棍”的配合,常因此自伤。演练时,梢头棍一般为两人合操,这就更要求双方动作必须简捷麻利,两人做到眼手心合一,随时和对方配合好,因而就对梢头棍的操演又增加了不少难度。

目前,乐陵梢头棍主要流传于乐陵市郑店镇赵梳头村,该村村民大都姓赵,相传是赵匡胤的后人,出于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当地村民特别重视梢头棍的传承。据另一位现场表演者于秀梅表示,从北宋开始,该村家家练习梢头棍,至今已经传习了三十多代。全村一代一代传承,一直没有间断。直到今天,乐陵当地还流传着“赵梳头不用问,出门就是梢头棍”的说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这种宝贵民间绝技的传承与保护, 2018年,乐陵梢头棍成功入选“德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又为梢头棍这一民间绝技的传承发扬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与保护。□赵治红 陈志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