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的发展(安徽省宣城市的历史发展变化)

【由来】宣城市也称宣州市,名缘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后,改南豫州为宣州,隋、唐时期为古宣州名为之宣州则以境内原设于今南陵县境青弋江镇的宣城县的首字为州名,并在这一年将宣城县并入州治宛陵,同时将宛陵县易名为宣城县,宣城县即今宣州市“宣”字据《韩诗传》说为“显也”古代江南地区开发较晚,但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两国交通冲要的中江宣邑已随着中江水运业的发展而日益繁荣,这时已成为吴、楚名邑显扬于江南,定名宣邑,并筑城以御守古代江南冲要宣城之名始定,汉为宣城县,直至隋才改治宛陵旧城,取代宛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安徽宣城市的发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安徽宣城市的发展(安徽省宣城市的历史发展变化)

安徽宣城市的发展

【由来】宣城市也称宣州市,名缘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后,改南豫州为宣州,隋、唐时期为古宣州名为之。宣州则以境内原设于今南陵县境青弋江镇的宣城县的首字为州名,并在这一年将宣城县并入州治宛陵,同时将宛陵县易名为宣城县,宣城县即今宣州市。“宣”字据《韩诗传》说为“显也”。古代江南地区开发较晚,但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两国交通冲要的中江宣邑已随着中江水运业的发展而日益繁荣,这时已成为吴、楚名邑显扬于江南,定名宣邑,并筑城以御守。古代江南冲要宣城之名始定,汉为宣城县,直至隋才改治宛陵旧城,取代宛陵。

宛陵为秦汉古县,以城居宛溪(俗称东门大河为宛溪,为水阳江支流)之滨,陵阳山麓,合山水首字组成新县名,治古爰陵邑(今宣州市区)。王莽时曾改名无宛。隋开皇九年(589年)才为宣城取代,宛陵为县前后长达8个世纪。

宣城自取代宛陵,定名于今宣州市后一直为县名,直至1987年6月10日改宣城县为宣州市,前后长达14个世纪,现仍为宣城行署名。【沿革】宣州春秋时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于斯。秦初正式置县。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晋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隋初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为宁国府。元代为宁国路所在地。明、清为宁国府所在地。安徽正式建省后,宣州在皖南的地位与皖北重镇合肥并提,号称“南宣北合”。

民国期间,宣城先后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7日,宣城解放。5月成立宣城专区。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71年改称芜湖地区)。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1982年4月,行署机关移驻宣城。1987年8月15日,撤销宣城县,设立宣州市。2000年6月25日,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设区。2001年2月宣城市正式挂牌成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