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旅融合(文旅融合风正劲)

□百色新闻网通讯员 卢秀灵田阳是壮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布洛陀文化、瓦氏文化、舞狮文化风姿妖娆,民族风情千姿百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特色文旅融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特色文旅融合(文旅融合风正劲)

特色文旅融合

□百色新闻网通讯员 卢秀灵

田阳是壮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布洛陀文化、瓦氏文化、舞狮文化风姿妖娆,民族风情千姿百态。

田阳是旅游资源富集地,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是“中国第一条世界级养生旅游线路”必游景点,18°巴某凉泉度假村荣获“广西最美十大乡村”美誉,国家AAAA景区田州古城已接待中外游客逾千万人次。

“广西最美十大乡村”之一,18°巴某凉泉度假村如诗画般美丽。

随着文化旅游对经济社会贡献的日益凸显,田阳正围绕“全域旅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瞄准国际旅游大格局,积极主动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发展,崛起为中国壮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乡村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桂西旅游新地标。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众多游客。

举办文化巡游活动,传承和发扬壮民族文化。

依托文化地标,全力推进文旅融合新业态。

田阳以壮族文化和人文资源为依托,推进文化地标和产业融合,加大对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明代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墓的保护;打造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以古建筑为平台、壮族文化为底蕴的田州古城,在发扬和传承文化的同时,最大化的转化资源优势,助推田阳文旅产业深层次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县旅游总人数约468万人次,旅游消费约50亿元,国家级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1个。

以壮文化为灵魂的田州古城开街迎来四方宾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壮狮技艺表演吸引游客。

突出民族特色,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田阳,田阳正不断挖掘和释放壮族民俗文化,打造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原创音乐、一台驻场戏、一批业余文艺队伍、一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壮族服饰于一体的民俗文化精品名县。在特色民族文化的“打底”下,以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旅产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以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为依托,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脱颖而出,其中露美村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百育镇列入自治区首批广西特色小镇名单,巴某村荣登“2019年度广西十大最美乡村”榜单,乡村旅游正朝着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0万亩农林生态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里格桑花竞相开放,让人流连忘返。

聚之乐乡村休闲观光引客来,游客在品尝水果宴。

激活文旅业态,加速推进“山水之乐”向“文旅之乐”升级。

巴某村,一个藏在深山的小村子,长年云雾缭绕,峰奇水秀,这里海拔840米、年平均气温18.6℃的村子被定位成“凉泉度假村”,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扶贫攻坚”暨2019广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的举办地。这里清新的空气、金黄的油菜花与热闹的节庆活动、徜徉花海的游客相辅相成,正是田阳加速推进“山水之乐”向“文旅之乐”升级的“引爆点”。

盛开的油菜花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李花盛开引客来。

光有“爆点”还不够。近年来,田阳在加速文旅产业升级的同时,以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助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广西“梦里壮乡”生态旅游项目、18°巴某凉泉度假村游客服务中心、民居改民宿、村史馆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各种文化旅业态不断完善。文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也日渐紧密,在田州古城旅游景区内开工建设了壮族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1100万元的古城游泳训练馆、文旅大道等一批产业顼目,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筑牢根基。

风景优美的惠洞水库有待开发。

琴华枫林美景。

(图片由田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