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1)

《回来吧大叔》意外变性的大叔韩基倬

如果真的有这个魔法,相信也很少人会对自己用,让自己变性。

跨越性别这件事情听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比跨越生死还难——生死只有一线之隔,但是变个性,可能要好几次手术才能实现。

据说金星就做过三四次手术。

我们国家现在有40多万人,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别,而已经进行变性手术的,有1000人。男女比例约为三比一。

这个数字正在逐渐增加,已经成了全球都无法忽视的一个话题。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2)

我不想做男孩儿,是病吗?

电影《女孩》,讲了一个男孩儿想变成女孩儿的心路历程。

面对着男孩儿晨勃这样正常的生理反应,主角Lara厌恶地用胶带把它遮掩起来。

时至今日,即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变性人正名,可还是很多人对其避之唯恐不及,导致这些对性别感到痛苦的人,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面。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3)

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布鲁斯·詹纳和其变性后的样子:凯特林·詹纳

在之前的《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版(DSM-4)里,还留有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GID)这一概念,把所有面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与生物解剖学上的性别不一致的情况,痛苦想要改变生物学上的性别的情况,都归类为疾病。

在最新的诊断标准DSM-5里面,将术语改为“性别烦躁”(gender dysphoria),开始逐渐承认性别的多样性存在,更聚集于由此产生的“烦躁”等情绪问题,而非认同本身。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4)

有些人即使在认同上出现差异,但是有良好的处理办法,便不能诊断为性别烦躁。

也就是说,当ta做出选择,解决问题的时候,当这件事情对他构不成困扰的时候,对ta而言便构不成问题。

性别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属性。

现在的解决办法有很多,荷尔蒙治疗,性别转换手术等等。

逃避并非唯一的选择。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5)

请你认同我

社会主流已经习惯于用二元论来区分性别 而无视了染色体,荷尔蒙甚至是解剖学性别等多元性别的存在,逐步导致人们对于这些所谓性少数群体的偏见,比如双性人等。

其中就包括了变性人,transgender,LGBT里的T。

Egan和Perry通过人们对一系列有关性别问题的回答, 总结出关于性别认同的五个主要成分里面,压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这里面的压力,指的是所面对各方面比如父母、同伴甚至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压力。

日本冈山大学的中塚幹也教授对门诊的GID患者进行调研,九成患者在中学之前就已经有了性别烦恼,很高比率的被试者表示在小学时期不会说出自己的问题, 并且更高概率的表示绝对不会说。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6)

GID当事者心理状态调研结果

对于这种情况, 中塚幹也教授等人进一步的研究表示, 不愿意说的原因有感到羞耻, 对父母感到抱歉等, 感觉从父亲那里得不到理解的占61.1%, 对于朋友说出来会有反作用的占62.9%, 觉得从任何人那里都得不到帮助的占61.1%

在进一步调研的过程中,研究发现,依然有七成的GID患者,会希望从妈妈那里得到帮助,后面依次是教员、父亲和朋友。

尽管他们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但是依然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

Lara送弟弟上幼儿园,老师问,“你是他姐姐吗?”Lara迟疑了一秒,但很快笑着点头,语气干脆又轻快,“是,我是他姐姐。”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7)

《女孩》

或许在那个时候,她会感觉自己被世界所认可吧。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8)

我不是太监

讽刺的是时至今日,一旦金星的新闻出现,就有会有不男不女,太监这样的词汇出现。

所幸金星心理强大,但并非所有人都这样,据说400万跨性别者里面,有超过一成的人,曾因为这些辱骂尝试过自杀。

变性人真的是太监吗?

哲学如何看待变性手术(天天被cue的变性人)(9)

首先在生理上,变性人和太监有本质上的不同。变性人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让身体的构造发生根本的改变,甚至在激素方面也会通过药物进行调节。而太监所遭受的是一种非人道行为,是被动的遭受宫刑,除去生殖器,据说这种刑罚死亡率极高。

在心理上,变性人从最开始就已经有了改变性别的意愿,而太监不过是被动宫刑,其实在心理上与常人无异(当然,被宫刑之后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另当别论)。他们只是性功能上出现了问题,就像ED一样,可能会出现一些敏感自卑的情况。

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太监宫女“对食”的制度呢?

所以,想用太监侮辱变性人这个群体,不仅代表这个人心胸狭隘,还透露出在生理知识上的无知。

对变性人群体来讲,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还是社会认同上,达到了空前一致的状态,对他们来说,或许是快乐的,是满足的。

那到底是什么人,非要在别人的幸福生活里,硬要去添个堵呢?

请各位自忖。

1、汪浪,性别认同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综述【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4):22-26.DOI:10.14152/jki.2096-191X.2016.04.008

2、Egan S K, Perry D G.Gender identity: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 37 (4) :451-463.

3、中塚幹也, 松本麻衣, 岩崎美江, 等.小学生时Male to Female (MTF) 当事者难以言说的体验和坦白的困难性.GID (性同一性障害) 学会杂志, 2015 (8) :41-49.

-END-

作者:流沐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