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君一江碧水(守护洞庭万顷碧波)

来源:经济日报

余元君一江碧水(守护洞庭万顷碧波)(1)

余元君(右)。 新华社发

“魂归洞庭潮奔涌,万顷碧波送禹公。”1972年出生在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余元君,今年1月19日在洞庭湖区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分洪闸建设工地现场办公时,倒在了工地,再也没有起来。

“在澧水河畔,我有了一个关于水的梦想。”余元君在一份自传中写道:“有一年家乡大旱,庄稼无收,深感中国农业靠天吃饭之原始落后,高考第一志愿便是天津大学水利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1994年7月,余元君从天津大学毕业后,谢绝了大城市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洞庭湖。

洞庭湖区,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11个重点垸、24个蓄洪垸,保护着1000万亩耕地、1000万人口。烈日下,风雨中,洞庭湖的大堤上,碧波荡漾的湖水映照着余元君的身影。在他的办公电脑里,一幅幅洞庭湖水系、堤垸、工情、水情图片及说明,分门别类,整齐明了。他成了湖南最熟悉洞庭湖治水情况的几个专家之一。关于洞庭湖,他撰写了大量论文和学术报告,其中20多篇论文发表在省部级刊物上,整理完成的《洞庭湖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适用文件汇编》,被誉为“洞庭宝典”。

为做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洞庭文章”,余元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单一的工程治理,逐步转变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协调融合。2018年12月14日,余元君生前给同事们上的最后一堂课是《洞庭人如何履职》:“老一辈‘洞庭人’,骑自行车、划小船,用双脚丈量洞庭湖,用双手绘制工程图。今天,守护好一江碧水、一湖清水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到了我们肩上,功成不必在我,但建功必须有我!”

这些年来,余元君先后主持了洞庭湖区数百个项目的技术评审和招投标工作,签下的合同、经手的资金不下百亿元。余元君常说,“我们管理上亿元的资金,管的是国计民生的大事;用实每一笔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麟 谢 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