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农村常见的杂草(农村偶遇一杂草)

为了感受“处处闻啼鸟”得春意盎然,老于带着老婆孩子去了郊外农村踏春,去感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春日美景途中,却发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野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这种农村常见的杂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这种农村常见的杂草(农村偶遇一杂草)

这种农村常见的杂草

为了感受“处处闻啼鸟”得春意盎然,老于带着老婆孩子去了郊外农村踏春,去感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春日美景。途中,却发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野菜。

它生长在农村地里的杂草丛中,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它的存在,与杂草无异。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的生长能力特别旺盛,春风一吹,就会留下种子,大片大片的生长。农民们似乎怎么锄草,也都无法彻底消灭,完全是“春风吹又生”。

所以,用“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这句话来形容,非常贴切,甚至农民们都称它为“恶性杂草”。不需要费劲,蹲在农村地里随手薅几把,就够吃几顿的了。可见,“瞧不上”它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说到这,可能大家也会有很多种猜想,这种杂草一样的野菜是什么呢?荠菜?苦菜?还是蒲公英?还是?......其实都不是!老于说的这种野菜,叫做“麦蒿”!是不是很“哇塞”吧?

麦蒿的味道

前段时间,关于春天第一鲜的讨论应接不暇。韭菜,荠菜,等带有春天气息的味道,似乎在各位美食博主的文章和视频中,都在抢占“春天第一鲜”的名号。但老于想说的是,麦蒿的味道也是毫不逊色的!

生吃麦蒿有一种淡淡的苦味,但做成菜之后,它却只有鲜美的味道。并且还会带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没有茴香那么冲,很淡,很吸引人。所以,如果一定要评出“春天第一鲜”,老于会选“麦蒿”。

但是,麦蒿的鲜美味道也是分时间段的,它并不是贯穿于整个春天的,只有4月里的麦蒿才是又鲜又嫩,最为鲜美好吃的。一旦到了五六月份,麦蒿逐渐地开花,就会失去食用价值,只能用“杂草”来形容了。

麦蒿的吃法

关于麦蒿的吃法,其实老于可以和大家说上一整天。不夸张,有点“满汉全席”的感觉。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并且实用的家常吃法。

1,蒸菜团子。

将麦蒿剁碎,加入盐,葱花和花生油调味,混合着面粉和玉米面,团成团子,放在锅里蒸,就可以品尝到麦蒿菜团子了。甚至都不需要加入什么提鲜的调味品,只加食盐,就可以十分鲜美了。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样蒸出来的麦蒿菜团子虽好吃,但会略微发硬。如果喜欢松软口感的,可以在其中打入生鸡蛋。

2,蒸麦蒿

蒸麦蒿和蒸麦蒿菜团子的不同之处是,口感上偏软糯,麦蒿的味道更浓郁一些。如果说,蒸麦蒿菜团子可以作为主食,那么蒸麦蒿就可以成为一道菜了。

它的做法和其它蒸菜是一样的,稍微加点生面粉拌匀,放在锅里蒸,开锅后10分钟至15分钟即可。

吃的时候可以调点酱汁直接蘸着吃,也可以直接加入调味品,大蒜末或者是小米辣拌匀,做成凉菜。味道都是很不错的,鲜美,爽口,清香。

3,包饺子,包包子。

饺子和包子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不仅北方人喜欢吃,对于南方人来说,也是作为一种经典味道而存在的。

在老于看来,饺子和包子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长,一个圆;一个发面,一个死面而已。

用麦蒿包饺子,不需要特意把根去除,带着根焯水后,攥干,剁碎,调成馅料即可。喜欢吃素馅的,可以和鸡蛋混合着包。喜欢吃荤馅的,可以加肉一起包。总之,味道还是鲜美,清香,好吃!

很多人喜欢在馅料里加点韭菜,进行调味。但老于想说的是:完全没有必要!4月份的麦蒿最为鲜美,干嘛要让韭菜遮去了麦蒿本身的这股鲜美呢?

4,其他麦蒿吃法概括。

除了以上几种比较常见的经典吃法,将麦蒿凉拌,炒着吃,做汤,等等都是可以的。做的时候,加点不同的菜与之搭配,就会出来一种全新的味觉体验。

可以说,麦蒿的确是一“宝”,怎么吃都好吃。就连它开花后的种子,都可以用来榨油,并且出油量很高。甚至还有人叫它的籽为“北葶苈子”,据说还有很多功效呢。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新鲜麦蒿在吃的时候,无论怎么吃,都要先焯水。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它本身所携带的微苦味道去除,才能呈现出上面所说的那种鲜美。

现在,你还瞧不上这种叫做麦蒿的“杂草”吗?如果你也遇到了,千万不要手软哦!不妨多薅一些带回家,美美地吃上一顿。不要担心多了会吃不了,因为下面老于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麦蒿的储存。

麦蒿的储存

没错,麦蒿是可以储存的!

大家可以趁着这个季节的麦蒿鲜嫩,多薅一些。回家洗干净了,放在热水里焯一下水,然后放到凉水里浸泡至彻底凉透。此时,再把它攥干,放在保鲜袋子里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吃的时候拿出来化冻,直接食用即可。

不过,这种情况下,麦蒿在焯水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火候,不能烫大了,放入热水中,轻轻一烫即可。如果烫大了,等以后吃的时候,就会太过于绵软,失去了口感。

好了,今天关于麦蒿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激起大家对于美食的热爱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