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钓偏香还是偏腥(野钓腥是王道)

首先抛出老毛的观点,野钓,一般来说,“腥”是王道!!

但,腥的使用与拿捏,却是很难的东西。

因为很多前提的不同,所以要严格分别开来去对待。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腥与腥的不同。

国产饵料,腥的含义不是蛋白,不是藻类,是腥味剂,换句话说,其实是化学添加剂。是具有一定刺激程度物质的添加。这类饵料尤其在冷水、污染水,可谓立竿见影。

夏季野钓偏香还是偏腥(野钓腥是王道)(1)

鬼饵,也有腥味剂,最著名的如力作。但是荒食、无双等饵料相对属于成分为主的腥,也就是蛋白含量和成分测试来看真的很足。但是这在许多环境会感觉“力道不够”。

还有藻腥类的产品,比如海藻一公斤,就属于藻类下脚料和一些粮食类的物质完美的结合的一款饵料。

当然,还有变性的发酵类的腥饵,比如鲤鱼旗。

先简单说说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咱们再开始谈腥在野外的一些水域的一般使用,以及应对。

首先是季节,季节是很奇妙的东西,钓鱼,是看天吃饭的活计。

人定胜天???你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最起码这点在钓鱼方面,呵呵。

季节,间接表达的是水温的高低。

野外,一般的水质特别是在北方很多高山峡谷型的水库,属于清瘦水质的比较多。清瘦水质,一般的的表现是水色青绿或者青蓝,透明度很高。这样的水质,一般都属于认腥的水质。

水温低的季节,小杂鱼不怎么闹的时候,特别是初春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样的水质往往很认国产的腥饵料,因为鱼还没有达到正常的开口条件,很多时候需要一些较强的刺激才会开口,才会聚集,这个时候,国产饵料的用处就体现出来。虽然许多饵料导致我烧手,但,会有效果,生活,很多时候往往就是这么可笑。

适宜的搭配往往是虾腥加藻腥,但,鱼对这样的饵料绝大多数是不吃的,可以一钩饵料一钩荤饵来钓,比如蚯蚓,比如红虫,不同的地域对活虫也有选择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偏口。

总结下,这样的钓法,其实属于浓诱淡钓,注意,饵料的添加剂成分属于浓诱,蚯蚓或者红虫反而没有什么人闻起来的味道,虽然是真真的蛋白,依然属于淡钓……

夏季野钓偏香还是偏腥(野钓腥是王道)(2)

随着季节的转换,水温的升高,小杂鱼也开始活跃,活虫已经很难使用以后,国产饵料“腥味剂”的弊端就开始逐渐展现。

以腥饵和藻腥饵料为主要成分的国产饵料,在野外只会招来无穷无尽的小杂鱼,在小杂鱼横行的水域,窝子如果招杂鱼,基本就死定了。无解的东西。

这样的鱼情,就要适度的加腥,这个时候鬼子的饵料就显现出他本来的成分的优势。并且展现出良好的适口性,也就是说,鱼只要来,一般都会索饵的。搭配一些粮食性的饵料,即可。

水温再次升高,再入伏之前,以上是一般的应对策略。

入伏以后,就要以粮食类的饵料为主,但,在老毛看来,腥依然在我讲的前提【清瘦型水域】是离不开的,但就要更多偏重于发酵类的腥饵。其实属于变性的蛋白腥饵,比如鲤鱼旗。

国产腥,藻类腥味剂饵料已经属于驱鱼饵料,鬼子无双等等鱼粉类饵料其实意义也不再巨大,植物性蛋白【比如大豆,黄豆类的衍生饵料】加变性氨基酸类的饵料以及很多粮食类饵料的一些搭配就成为主流。

夏季野钓偏香还是偏腥(野钓腥是王道)(3)

但,在野外,真真的钓巨物,很多时候却是纯正粮食无腥的饵料,这个就是生活给我们开的莫大的玩笑……

野钓,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水质的根本不同,环境的根本不同,老毛只能简单的阐述一些笼统的个人看法,无法说的详尽,因为篇幅太大,我也只能讲的片面。

所以只能随便和大家聊聊一般的思路。

(达奇钓鱼网原创团队:老毛下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