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调节后视镜最简单的方法:后视镜的调节方法

后视镜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重要工具,但很多司机却不知道何时、何地、在何种状况下,应该如何使用后视镜。后视镜的使用又是大部分司机的软肋,今天梦飞来为你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一、后视镜的分类及其特点

1、内后视镜

内后视镜是平光镜,真实反映了后方的情况。

内后视镜用“瞟”,所谓的“瞟”就是基本上头不动,眼睛向右上方抬一下,迅速瞟一眼内后视镜,然后目光回到前面。

内后视镜的作用:统领全局,能通过它知晓后方的全貌。

调整方法如下图所示:

正确调节后视镜最简单的方法:后视镜的调节方法(1)

2、外后视镜

外后视镜是凸面镜,目的是增加视野的范围,但看到的物体会失真,要比实际小。

正确调节后视镜最简单的方法:后视镜的调节方法(2)

b、颠覆式调整方法

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把外后视镜再往外调整到自己的车屁股刚好消失为止,目的是增加视野范围,减小盲区。

两种调整方法的对比:

是否有盲区:常规法有、颠覆法无

我应该用哪种?都可以,看你适应哪种。

二、后视镜的使用规则

后视镜的使用有几个关键点:

a、请记住,凡是要使用外后视镜的情况都一定先使用内后视镜,步骤是先瞟内后扫外,这是大部分司机做不到的地方。

b、养成降速瞟内后视镜的好习惯。

c、高速上,应该常瞟内镜。

具体如下:

1、逢自身变化,先内后外

请记住,凡动方向,必扫后视镜,眼不到手不动。

后视镜的使用规则:

逢自身变化,先内后外。

什么意思?必须提前先“瞟内”,然后再“扫外”。

“瞟内”是为了了解后方的整体状况,看看时机是否成熟;“扫外”是进一步观察细节,选择自身变化的最佳时机。

以右拐弯为例,为什么在闹市区,很多车友在右拐弯的时候非常吃力,经常觉得有的电动车是莫名其妙冒出来的。

其实是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

快到路口时,你应该先“瞟内”,对后方有哪些非机动车,以及他们的速度做到心里有数,其本质原因是评估在右拐弯的过程中,会不会对你产生影响。

在即将到达路口的时候,“扫外”,之前心里有数的那几辆非机动车或者电动车,确认他们的位置。如果你发现少了一辆,说明他正在你的后视镜盲区之内!

你之所以做一个动作觉得吃力或者“突然”,其本质是因为很多前期工作根本没有做到位!

所以,逢自身变化的时候,提前“瞟内”至关重要!

2、逢道路变化,先内后外

逢道路变化,也是先内后外。

必须提前先“瞟内”,然后才是“扫外”。

理由和自身变化相同,你必须先对后方车辆的总体状况做到心里有数,到道路变化那个点的时候,才能遇事不慌。

逢道路变化的重点,是道路变化那一侧的外后视镜,因为那是最容易出现危险和问题的地方。

但提前“瞟内”,能将危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因为能提前发现可能给你带来麻烦的车辆。

3、逢速度差变化,重点瞟内兼顾外。

因为速度差变化最大的恶果是,后车可能刹不住而追尾你!

兼顾外的原因是,为了给自己规划一条合理的逃生线路,如果后车刹不住了,看看自己是否有机会变道逃跑!

4、高速上要经常“瞟内”

高速行车,反应时间极短,应该时不时“瞟内”,为的是提前了解后方车辆的状况,以便于规划逃生路线!

最后,梦飞来为你总结一下:

逢自身变化,先内后外;

逢道路变化,先内后外;

逢速度差变化,重要瞟内,兼顾外;

高速上,时不时“瞟内”。

学驾驶,找梦飞,上手快,更安全,敬请关注梦飞驾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