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是哪年出生 佚名是个什么名

作者 陈婷刘丹 张康娅 李云胜

“我们是光明的使者,因为我们用火把文明与野蛮分开;我们创造了新的生活,因为我们把人生滋味调和得丰富多彩。”在餐饮人眼里,孙跃廷是位诗人,在诗人里他是餐饮专家。他的诗歌为厨师、为餐饮、为文化,于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我是一名厨师》应运而生。

一、传说中的“佚名”

厨师界流传着一首诗,这首诗题目就叫《我是一名厨师》。每逢厨师学校的新生典礼或是重要节日,总要朗诵一遍,有时不仅单人朗诵,更是要求全体学生一同朗读。不仅在学校里,在各种各样餐饮的比赛、庆典中,这首诗朗诵一直是保留节目。流传得这样广的一首诗,如果你到网络上去搜索它,就会惊讶地发现,并不能找到创作它的人是谁。

佚名是哪年出生 佚名是个什么名(1)

《我是一名厨师》虽然是首诗歌,但构思视角十分新颖,立意十分有深度,把厨师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审视,从人类进化开始切入,叙述火的出现、工具的使用,人类进入新的时代。“这首诗并非现在流行的厨师之歌,而是从远古时代谈起,这其中‘劳动’贯穿前后,也正是我想表达的对厨师以及所有的劳动者深切的热爱与赞美。”孙跃廷说到这里,满脸的自豪与骄傲,正如诗中所说:“然而厨师是我毕生的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一份诱人的慷慨。我爱倾听锅碗瓢盆的交响,我爱在水与火的交战中显示调鼎的豪迈......我为自己是一名厨师而骄傲,我为传承这份中华瑰宝而自豪......”

孙跃廷告诉我们,文学的形式非常多样,但他最喜欢用诗歌来写餐饮,因为诗歌的感情丰富,最能表达自己对餐饮的热爱。孙跃廷一时兴致起来,现场为我们朗诵了《我是一名厨师》前半部分,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语缓慢,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生命力,一句一句道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对餐饮的热爱和感悟。

三、餐饮诗人的“青葱”岁月

担任过饮食服务公司的行秘科科长、总经理助理,做过市饮服厨师培训学校校长,到现在的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孙跃廷可谓经历了一段“传奇人生”。

谈到早些年间的创作,孙跃廷笑着说那个时候虽然什么都没有,但人们有情怀,工作之余就是上夜校、学毛选,看书、编文艺节目,苦中作乐。“69年,成立了一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们在队里创作了很多曲艺段子。”

1973年,孙跃廷创作了天津快板《四根油条》,并与同在宣传队的好友一起表演。这部作品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反映的矛盾尖锐,展现的场面活泼,在当时演出达500多场,收获了不少好评,之后还代表安徽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曲艺调演并获奖。“竹板这么一敲,不用作介绍,看看咱的大围裙,干嘛的咱就知道.......”时隔多年,台词依然铭记在心,孙跃廷张口就来了一段。

佚名是哪年出生 佚名是个什么名(2)

《歌唱饮服后勤兵》、《语言之歌》等作品都以说唱为主,内容真实,十分接地气。除了快板《四根油条》,孙跃廷还采用数来宝、表演唱、话剧等多种形式来塑造人物、反应矛盾。“虽然老百姓爱听,自己也热爱,但处在那个年代限制太多,你创作的内容得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还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你得反映生活、反映矛盾,但又不能表现阶级斗争,总的来说还是一个艰苦的时期”,孙跃廷补充说。

不管是早年的作品还是现在的创作,孙跃廷的诗歌都来源于生活,大多有原型人物或故事,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不仅是位餐饮诗人,更是有情怀的生活诗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