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vs油车(新源汽车vs燃油车)

预防“汽车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法规的要求,开4个小时就休息20分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新能源vs油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新能源vs油车(新源汽车vs燃油车)

新能源vs油车

预防“汽车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法规的要求,开4个小时就休息20分钟。


这个20分钟不要坐在座椅上面刷短视频、玩手机……是要下车这么走一走活动一下的,要么坐椅放倒躺一会。


不过平常开车之前,针对性地做一些工作也能一定程度来预防“汽车病”。


腰疼


为什么会发生

先来讲讲,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的腰疼。


魏梦娴等人在期刊《中国体育科技》上面发了篇论文,《腰痛与久坐行为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上面讲的。


不良姿势久坐会使腰椎负荷增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等问题,最后会导致腰痛。


像是直着坐、弓着背在那边坐,都算是不良坐姿的,会加重对腰的伤害的。


汪健在期刊《上海电机学院学报》上面发了篇论文,《驾驶员坐姿疲劳与人机工程学设计分析》,上面对比了不同坐姿对脊柱的第3腰椎载荷的影响。


直立时的载荷100%;弓背的时候相对载荷就200%了;仰卧,就这么躺着,载荷是25%。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直立坐着开车1个小时,疲劳程度有可能已经和仰卧开车的4个小时差不多了。


如何解决

所以,你想要减少腰部的载荷的话,正确调座椅还是比较重要的。


上海交通大学王光南有篇硕士论文,《现代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上面说:躯干和大腿之间的角度应保持钝角,以90°到115°为宜。


座椅靠背是稍微要向后倾斜一点的,使躯干部分的重量分布在靠背上,让腰部有依靠,从而让腰部肌肉能够比较放松。


说人话就是:把座椅调得有点像躺椅一样,稍微有一点点躺。


这里稍微较真一下,90°到115°是个区间,实际的角度到底是多少呢?


高振海等人在期刊《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了篇论文,《汽车椅面倾角对驾驶员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分析》,里面请志愿者做了个测试。


发现不同身材的人,适合的倾角不一样的 。


身高158cm,体重48kg左右的人,理想的椅面倾角是在100°到114°;身高167cm,59kg,比较理想的倾角是102°到116°;身高177cm,体重75kg,是100°到116°。


这就像什么?38码的脚穿38码的鞋、43码的脚穿43码的鞋……不同的身材选择对应的倾角,才会比较舒服。


有些朋友座椅调好了之后,感觉腰部那边好像空空的,没有支撑。


高级一点的车子有腰部电动调节,自己调一下就行了,如果没这个功能,是可以考虑自己来一个腰靠垫的。


孟祥杰等人在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上面发了篇论文,《身高、质量及腰靠凸起对驾驶员腰部载荷的影响》,里面有个数据的。


较凸起2cm的腰靠,凸起4cm的腰靠可以让驾驶员的腰部肌肉群等效载荷平均降低7.4%,腰部椎间关节力平均下降了18.6%,别记。


说人话,就这个事:就腰靠是能够让腰部的疲劳缓解的,而且稍微厚一点的,支撑性会更好,缓解疲劳的效果也更明显。


脖子疼


为什么会发生

第2个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脖子疼,很多朋友都有经历的。


车上那个头枕是有点往前面顶的,靠在上面好像不太舒服的。


头枕干什么?其实就不是一个舒适性配置,是个安全性配置,所以你没有见过没有头枕的前排的。


沈阳建筑大学孙晶有篇硕士论文的,《某汽车座椅头枕安全性仿真分析及优化》,里面这么讲。


头枕是用来减少碰撞过程中乘员头部和颈部的相对运动,从而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性的。学术点就是“鞭打效应”。


就好比是:动作电影里面,一个特种兵拿了根绳子,「吱」降到一个兵后面,是吧?


抓住他的头,「哈」这么一转,这个人好像倒在地上就再也起不来了,好像是脖子扭断了,是不是?就是差不多的道理。


无非你们背后没有个特种兵,是一个车子追了你那个尾,这脖子往后这么一下,搞了不好也会起不来的。


之所以头枕是放在那边,就不管舒服不舒服,要的是安全。


合格的头枕是要正好支撑到头部后面的中心位置的。


不能过低的,到脖子去了,也不能过高的。不少朋友就是觉得不舒服,就把头枕放下来了用来垫脖子,非常危险的做法。


如何解决

如果想在开车的时候让脖子舒服点,头枕是没有换位置,我再去搞一个比较大、比较硬的,或者所谓的承重性比较好的“颈枕”再去垫一个脖子,不行的 。


刚才硕士论文里面讲了:头枕是用来保护我们。被撞了一下,往后摆的时候,幅度不会太大,不容易受伤。


如果中间再垫一个颈枕,那不是往后面能翻的幅度就更大了吗?反而受到的冲击更大,就变成是个危险或者风险了。


和小时候吃甘蔗、碎碎冰道理一样的:两头握住,对不对?一个就是肩膀,一个就是头,「哎」这么来一下,是不是变成两半了?


颈枕就是什么?不是用手掰的,还往下砸在你的膝盖上,更容易断,膝盖就是颈枕,别这么干。


正确的做法是调整座椅的倾角,减少脖子的受力。


王琳等人在期刊《汽车工程》上发了篇论文, 《基于生物力学和颈腰部EMG判别驾驶员疲劳状态》,里面有讲,对驾驶员的颈部、腰部做了个受力分析。


发现在这种向前倾的坐姿不正确的情况下,脖子需要支撑的额外的头部重量,颈部尤其是靠近肩膀那块地方是更容易疲劳的。


头枕不是有点往前倾的嘛?如果说座椅的角度是垂直的,相当于头枕就是会让头部和颈部往前面去一点的,对不对?就会增加颈部的压力的。


正确的调整方法其实和前面说的有点类似的,把座椅调得往后面靠一点,躺一点下去,这样头枕往前面翘的这个靠过去了之后,基本上也是比较平了。


这个时候头、脖子再靠上去,基本上还是有一点点的依靠的,压力就不会特别大。


胃疼


接着往下面去讲,还有一个不一定想得到,就是这个“汽车病”叫做“胃疼”。


不少跑长途的老师傅、司机朋友们,或者出租车或者网约车师傅们都有可能会有这个情况。


山东大学的刘振华有篇硕士论文的,《出租车司机职业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调查》,里面做了个测试。


发现喝水少、进餐时间不规律、饮食质量差、就餐时间短等等这些情况,都是会导致肠胃负担加重、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长此以往,肠胃系统是会紊乱的。


这个其实处理起来,听着好像还挺简单,就是每天保证规律饮食就行了,很多朋友都是饿过头了才想去吃饭,时间长就容易有胃病。


其实准备一些小零食,趁着这种618、双11这种,去买一点小牛奶、小面包……车上稍微备一备,这个有可能是比较不错的。


然后水后备厢也可以考虑,这种小瓶装的来个1箱,这个是比较不错的。


我之前视频也是讲过的,缺水情况下的出错概率其实和英国的酒驾标准血液酒精含量0.08%差不多,就这么个风险。


喝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驾驶员朋友定时去服务区去上个洗手间,上的过程中,不就下车了吗?不就停下来了吗?不就要走两步吗?顺便休息一下,一举两得。


平常开车的时候,注意吃饭、喝水,不光是对身体好,也能让开车状态更好、更安全,这方面建议大家多上点心。


说说容易做做难,为什么要风餐露宿?上顿、下顿时间不一样?还不就是为了让家里的人每餐吃个准点,吃得好点,过得开心一点吗?


路上司机们的默默付出,值得点赞,也值得心疼,转发给你的驾驶员朋友们。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开4h休息20分钟


总得来讲,通过一些座椅上的正确调整,和开车前的准备,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所谓的“汽车病”的。


但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其实法规上都写在那边,开4个小时就停车下车休息20分钟,活动活动,这个其实是不错的。


虽然脑子是没感觉累,但身体其实是有点吃力的,还是真的是要休息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