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

咱们今天走进位于北京故宫内廷西六宫西侧内廷外西路建福宫花园南侧春华门内的一组建筑群——中正殿区域景点。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

内廷西六宫西侧内廷外西路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

内廷西六宫西侧外西路建福宫花园南侧的春华门内的一组建筑群。

中正殿明永乐十八年起造,原称钦安殿,嘉靖朝更名玄极宝殿,另择天一门内建钦安殿,隆庆朝改为隆德殿,崇祯朝改为中正殿,道教建筑,明仁宗崩于此。

是清代宫廷藏传佛教活动的中心区域,且珍藏了丰富的佛经、佛像、佛塔、唐卡、祭法器等与佛教有关的文物。

中正殿既是这组建筑中的一座殿堂的名称,又是这组建筑的总称。

清朝文献档案中常将这组建筑总称为“中正殿”,从北往南10座主要建筑: 淡远楼、中正殿、中正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昭福门,梵宗楼、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春华门。

1923年夏,建福宫花园一场神秘的大火后,中正殿院昭福门北院落除了宝华殿未受到火灾吞噬,保存完整,其余香云亭、中正殿、中正殿东西配殿、东西配房、淡远楼、淡远楼东西配殿皆毁于大火,仅存石台明遗迹。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

中正殿位置图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

中正殿区域 左为雨花阁右为中正diand

咱们先从中正殿区域的南进第一进院落雨花阁前面的春华门走起。

春华门:位于雨花阁正南,春华门即凝华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

春华门外宫墙上可以看到有一片是露砖的

明皇宫时期的城墙是不抹灰的,直接露砖。这里看见的墙不是城墙,是叫宫墙,宫墙是外面抹灰刷红的。为了让抹灰持久,还有钉麻刀的。墙头上是琉璃砖叠涩出檐,覆琉璃瓦做成墙帽,上面有墙脊,脊端安装脊兽。这一段露砖似乎是成心铲掉了抹灰或者还是什么?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6)

春华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

春华门形制类似御花园北侧的入口--顺贞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

春华门内第一院落的主要建筑;春华门、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梵宗楼。

春华门内即是雨花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里面保持着原本的内部陈列,被称为“原状佛堂”,雨花阁便是其中的一座。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7)

春华门内即是雨花阁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8)

别具一格的雨花阁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9)

雨花阁外貌

雨花阁是宫内数十座佛堂中的最大最高的一处,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接受蒙古三世章嘉国师的建议,仿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来明朝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在阁内供奉西天梵像。

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密宗佛堂,严格依照藏密的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设计。

底层称为“智行层”,悬挂着乾隆帝御题“智珠心印”匾额,供奉无量寿佛等事部主尊,佛龛后面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制造的掐丝珐琅立体坛城3座。

暗层称“德行层”,楼梯间前面设有供案,供奉行部佛像9尊,中心为宏光显耀菩提佛,佛母及金刚各4尊分列其左右。

三层称“瑜珈层”,供奉瑜珈部佛像5尊。最顶层称“无上层”,供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上乐金刚各1尊。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0)

雨花阁剖面图

雨花阁为楼阁式建筑,外观三层,一、二层之间靠北部设有暗层,为“明三暗四”的格局。

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添建前檐抱厦3间;南面明间开门,次间开双交四椀菱花槅扇槛窗4扇;屋顶南北为卷棚顶,东西为歇山顶,屋面覆绿琉璃瓦,屋脊和屋面剪边为黄琉璃;檐下采用白玛曲孜、兽面梁头等装饰,屋内天花装饰为六字真言及法器图案。

二层面阔、进深各3间,东、西、南三面出平座;南面明间开门,次间安槛窗,黄琉璃瓦蓝剪边卷棚歇山顶。

顶层面阔、进深各1间,正面开4扇槅扇门,两侧为槅扇窗;四面出平座,环以琉璃挂檐板;四角攒尖顶,屋面满覆鎏金铜瓦,四条脊上各立一条铜鎏金行龙,宝顶处安鎏金铜塔。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1)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2)

四条脊上各立一条铜鎏金行龙,宝顶处安鎏金铜塔

龙和塔共用铜近一千斤,乾隆四十四年(1799年)曾重造。建筑形制独特,具有浓郁的藏式佛教建筑风格。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3)

雨花阁每层檐下有泥金彩龙盘绕柱梁之间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4)

檐下采用白玛曲孜、兽面梁头等装饰,天花装饰为六字真言及法器图案。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5)

雨花阁概述图

每年四月初八日,宫中派喇嘛5名在雨花阁无上层诵大布畏坛城经。二月及八月初八日,各派喇嘛10名在瑜珈层诵毗卢佛坛城经。三月及六月初八、九月及十二月十五日,各派喇嘛15名在智行层诵释伽佛坛城经。每月初六日,在德行层安放乌卜藏经。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6)

雨花阁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对于研究藏传佛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座佛堂兴建的缘起记载在章嘉国师的藏文传记中——乾隆皇帝曾问章嘉国师西藏佛教是如何复兴的,有哪些人在西藏为佛教建有广大功业,他们的主要功绩又如何。

章嘉国师便讲述了古格王朝的王室对佛教复兴所做的努力、西藏佛教后弘期的著名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托林寺以及托林寺正殿的建造陈设等情况,听罢,乾隆皇帝即表示在紫禁城内也要修建这样的一座佛殿。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7)

雨花阁一层内景

于是,这座制式宏伟的藏传佛教密宗佛堂被建起,专用于供奉西天梵像,其中不仅陈设有密教三大本尊珐琅立体坛城,还有来自于清宫造办处工匠与中正殿造佛喇嘛的杰作,以及藏蒙等地向皇家敬献的来自西藏地区、印度和尼泊尔不同时期的佛教艺术珍品,包括金铜佛像、唐卡和法器等。尽管从一定程度上,清朝藏传佛教信仰已经成为团结蒙藏民族、维系皇权的政治需要。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8)

雨花阁一层北间 唐卡

东西两边墙上分别悬挂有9尊忿怒明王和度母。忿怒明王是保护整个佛堂不受邪魔侵袭的凶恶神;度母是印藏佛教中特有的女神,据说她们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专以慈悲、度难为神职。其变化身有36尊之多,作用不一、各司其职。藏传佛教思想中的宇宙模型。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19)

白衣佛母的标志就是伞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0)

唐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阁内的陈设立体而形象地再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四部的修行理论,将藏传佛教的修行层次,通过佛像与唐卡的陈设,做了具象化的表现。白衣佛母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研究学者发现,雨花阁是自元代藏传佛教引入汉地以来,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以建筑和造像的形式,呈现密宗四部及其神系的思想。密宗修行人要严格遵行修行层次和阶段,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接受藏传佛教的同时,也在试图整合藏密神系的系统和规范。

雨花阁在一、二层之间靠北部设有暗层,为“明三暗四”的格局。在四层的佛龛供奉上,分别代表着密宗四部修行的不同层次,分别供奉着功行品、行德品、瑜伽品和无上瑜伽品四部密宗佛像。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1)

雨花阁一层前有抱厦,抱厦正中设九级楼阁式八方塔

雨花阁一层前有抱厦,抱厦正中设九级楼阁式八方塔。穿过抱厦是正间,迎门正中是一座紫檀木雕七级楼阁式八方塔,汉白玉石座。左右对称安置一对瓷塔,一对五级楠木楼阁式八方塔,这是由五座塔组成的第一排陈设。

雨花阁一层悬挂着乾隆皇帝御题“智珠心印”匾额,正间天花装饰观音六字大明咒,整个殿堂前布满了佛塔、佛像和供物,以及佛龛之后的三座掐丝珐琅立体坛城。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2)

雨花阁一层悬挂着乾隆皇帝御题“智珠心印”匾额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3)

整个殿堂前布满了佛塔、佛像和供物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4)

一层殿堂前部置满了佛塔、佛像、供物等,几无行走的空间.

迎门正中是一座紫檀木雕七级楼阁式八方塔,左右对称安置一对佛塔、一对楠木雕楼阁式八方塔。这是由五座塔组成的第一排陈设;第二排陈设有两盆掐丝珐琅荣花树;第三排陈设有木珊瑚树四棵;第四排中部陈设有铜镀金五供,两侧分别有一对掐丝珐琅象鼻鼎炉、一对掐丝珐琅塔。殿正中为紫檀木佛龛,供佛三尊,中供铜镀金释迎牟尼,左右供无量寿佛,一层殿堂前部置满了佛塔、佛像、供物等,几无行走的空间。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5)

殿正中为紫檀木佛龛,供佛三尊.中供铜镀金释迎牟尼,左右供无量寿佛.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6)

掐丝珐琅立体坛城

佛龛之后有乾隆十九年(1754)制掐丝珐琅立体坛城3座。坛城座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外部为一紫檀木重檐亭式罩。坛城是用铜镀金掐丝珐琅制造的。三座坛城造型颜色完全一致,只是内供神像不同。

掐丝珐琅坛城是雨花阁内制作工艺最精、耗资最大的工艺品。根据清宫档案记载,三座坛城建造从乾隆十八年开始,至乾隆二十年建成,买办物料和外雇匠工等耗银一万二千九百三十六两三钱九分六厘。

坛城外紫檀罩共约用紫檀木九万三千二百余斤。三座珐琅坛城建造耗银连同紫檀木耗银数估价超过建造雨花阁此工程(约二万二千五百多两)造价。足见此掐丝珐琅坛城的国宝价值。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7)

佛龛之后的三座掐丝珐琅立体坛城

这三座坛城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外部是紫檀木重檐亭式罩,造型颜色完全一致,只是内供神像不同——中间是密集坛城,东边是胜乐坛城,西边是大威德坛城。

故宫雨花阁内的这三座坛城也是世界范围内现存最名贵的立体坛城。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8)

掐丝珐琅坛城局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29)

掐丝珐琅坛城局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0)

掐丝珐琅坛城局部

掐丝珐琅坛城圆形底盘直径3.65米,中间为蓝色正方体供台,高0.70米,每边长1.69米。四个立面为四种颜色(北红 南白 西黄 东蓝)的金刚杵头,供台上是正方体宫殿,开四门,每门前是装饰繁缛华丽的五彩牌坊。

方殿内是圆形框架,圆中心是井字,坛城的主尊神像立于井字正中。

周围格内是护法神像。圆形框架上部开一单檐盝(lu)顶天窗。盝顶上是一长方体平台,台上是一小方阁,内供佛经一部,此阁称'续阁',即'经阁'。

宫殿内外装饰有幡幢、白猿、飞天、宝瓶等。供台下围绕着64个金刚杵组成的金刚墙。此墙外是一圈彩色火焰墙。两墙之间是八大寒林。按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摆放有塔、树、山、祖师、龙神、树神、骷髅、狮子、狐狸、狼、虎、象等,数目都是八的倍数。每个方位都有护方神,各有一宝树,树下坐着一天的主宰者,如帝释天、大自在天等。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1)

法器 藏传佛教思想中的宇宙模型。

雨花阁第一层后有一道屏风,左右皆有楼梯,楼梯窄而陡,拾级而上,便到了一个夹层。夹层又叫仙楼,这里供奉的主要是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神祗,是为密宗修行的第二部“行部”。因为第二部是藏传佛教中正式修密宗的开始,所以配置有一些凶恶的保护神。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2)

雨花阁一层北间佛龛 是一组铜镀金坐像,为藏传佛教中特有的女神形象

安置在坛城后的一层称智行层,供奉以无量寿佛为中心的事部九尊佛,这些神像都是密宗事部的主尊及护法神。这是一组铜镀金坐像,为藏传佛教中特有的女神形象。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3)

二层的暗层仙楼称德行层,供奉行部佛像九尊

处于二层的暗层仙楼称德行层,供奉行部佛像九尊,以宏光显耀菩提佛为中心,四尊佛母和四尊金刚分列左右。楼梯间前设供案,供行部佛像9尊,以宏光显耀菩提佛为中心,佛母和金刚各4尊分列左右。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4)

雨花阁二层佛龛供案

二层佛龛汉文;‘此层供奉行德(即行部)品佛,应念行德品内宏光显耀菩提佛、佛眼佛母、无我佛母、白衣佛母、蓝救度佛母、显行手持金刚、伏魔手持金刚、蓝摧碎金刚、白马头金刚、无且寿佛等经’。

行部佛像九尊,以宏光显耀菩提佛为中心,四尊佛母四尊金刚分列左右。四尊佛母均为右舒座式(左腿盘着,右腿伸出,右脚踏一朵莲花),其装束和面部表情相同,只是手式和持物各异。四位金刚均展左立(左腿伸直,右腿弯曲似弓箭步的姿式)。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5)

雨花阁二层佛龛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6)

雨花阁二层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7)

雨花阁三层佛龛供案 5尊铜佛有胎藏界大日如来和金刚界大日如来

三层普明圆觉称瑜伽层,供奉以大日如来佛为中心的瑜伽部佛像五尊,即金刚界毗卢佛、成就佛、最上功德佛、普慧毗卢佛和度生佛。瑜伽部五尊佛像均着菩萨装,全跏趺座。分别象征着密宗瑜伽部的两大系统。藏传佛教认为,修行者修证到这一阶段,基本上就具备了成佛的条件。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8)

▲ 雨花阁四层佛龛供案

顶层称无上层,也是最为神秘的无上瑜伽部三位主尊佛所在,供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各一尊,位置与底层坛城的主尊保持一致,拉萨上下密院主修的就是这三大金刚。 三尊青铜塑像高44公分。一至三层均为铜镀金像,唯有这三尊佛像是青铜制作。体积虽小但工艺高超精美远胜过其他佛像。

格鲁派认为密集金刚具有更深的成佛义理,只要修证此神,其自身也就具备了成佛的条件。如果信徒矢志不移,从第一层一直修行至此,那么他实际上就达到了自己成佛的境界。这是每一位信徒的无上追求,所以这一层称作“无上瑜伽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39)

欢喜佛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0)

主神造型均为双身 佛像叫做“欢喜佛”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1)

主神造型均为双身 佛像叫做“欢喜佛”局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2)

这主神造型均为双身 佛像叫做“欢喜佛” 局部

这一部的主神造型均为双身,在佛教中象征着“欲”,皇帝在结婚前来这里参观,就能知道怎样进行男女之事。也就是俗称的“欢喜佛”。虽然由此反映出密宗修行中,“性”也作为修行的手段,但这种双身修行的含义绝不是外界所认知和想象的男女阴阳互补之事,他们乃是智慧与力量结合的表象,完全是藏传佛教密宗思想的具体化。

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和政权的兴替,难得的是今天的雨花阁仍然保持了嘉庆以前的原貌,只是由于物件摆放密集且容易损坏,这里并不具备开放条件,但故宫博物院计划将来通过数字技术将这个神秘的佛堂向观众展示。

更为难得的是,这座清宫佛堂以其明确的宣示教理成分,为体系庞大而丰富的藏传佛教图像学和神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宗教意义和艺术价值。

浏览了雨花阁,下来浏览雨花阁前东、西两侧的东配楼、西配楼。

东配楼、西配楼位于春华门内 。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3)

雨花阁前东、西两侧的东配楼、西配楼

雨花阁前东、西两侧的东配楼、西配楼。均为三开间卷棚歇山顶二层小楼。东配楼为乾隆帝的金刚上师三世章嘉的影堂、西配楼为六世班禅的影堂。

在乾隆繁兴佛教的人生旅途中,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都是让他刻骨铭心的人物。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去逝后,乾隆皇帝为这两位宗教领袖各建了一座影堂,以纪念他们对西藏的稳定和佛教的繁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表达自己对这两位大师的缅怀之情。

西配楼位于雨花阁西,为纪念六世班禅影堂,为二层,三开间,前檐出廊,卷棚歇山顶。据《西配楼》档案记载其陈设为:

西配楼上三面墙挂供墨刻班禅额尔德尼源流十三轴。

明间安紫檀桌二张上供中洋彩瓷骑狮文殊菩萨一尊,左洋彩瓷骑象普贤菩萨一尊,右洋彩瓷骑吼观世音菩萨一尊,前安楠木三屏风一座上供番铜俐玛释迦佛一尊,番铜俐玛昭释迦佛二尊。前供洋彩瓷五供养一分,洋彩瓷宝瓶一对,洋彩瓷五供一分,案前铺设红白拜毡一分。

西配楼下明间墙上挂供画像班禅额尔德尼一轴,上挂拉布哩一件,前安紫檀案一张上供银间镀金班禅额尔德尼一尊(重六百二十七两六钱,上嵌舍利珠一颗,穿黄片金衣二件),左右安紫檀嵌黄杨木垂恩香筒一对,小挑杆灯一对,前中供四体白伞盖仪轨经一本,丹书克经一本,班禅源流经二本。红皮匣一个内供班禅罗布藏巴尔丹依什祈祷速转胡秘尔汉经一本。前中供银轮一件,左右供九江瓷宝瓶一对,花海螺一对。前供铜镀金嵌松石七珍一分,九江瓷五供一分,案前铺设红白拜毡一分。

南板墙挂供紫檀边玻璃心吉祥天母挂屏龛一座,紫檀边十六罗汉挂对一副。春紬帘二架。

北间床上铺设红白毡二块上设绣蓝缎靠背座褥迎手一分,左右设文竹插屏一对,汝釉瓷石榴瓶一件,黑漆描金冠架一件,黑漆描金痰盆一件。左安文竹炕案一张上设青玉双喜有锁盖罐一件,右铜商金出戟花觚一件,套蓝玻璃纸插屏一件。右安文竹炕案一张上设玛瑙根戟耳炉一件,蓝玻璃瓶盒二件。地设花梨花椅二张。

北墙挂紫檀边影翠花玻璃挂屏一件,左右挂御笔黄笺纸字对一副。

西墙挂木彩漆如意挂屏一件。南进间床上铺设红白毡二块上设绣宫紬靠背座褥迎手一分,黑漆描金痰盆一件。紫檀炕案一张上设青玉炉一件,汉玉顶头瓶一件,青花白地瓷四方双管瓶一件,地设紫檀绣墩二个。

西配楼以楼下明间墙上所挂供的班禅额尔德尼画像为中心布置影堂,画像前置供案,案上供银间镀金班禅额尔德尼像一尊,画像和银像均按照班禅真容绘制和铸造。

班禅头戴貂皮帽,身穿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托无量宝瓶,表明自身是无量寿佛的化身。画面分空界和下界,下界背景为青绿山水。下界青绿平地上置雕龙宝座,座前置供桌,上供花、嘎巴拉碗、轮、炉、摩尼珠等供品。下方三朵云团里涌出三位护法神,中为六臂永保护法,右为阎摩,左为吉祥天母。三位护法神前置嘎巴拉碗,里盛象征五知五觉的眼、鼻、舌、耳、心。画像背后有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圣僧班禅额尔德呢自后藏来觐,上命画院供奉绘像留弆,并永崇信,以证真如。”

班禅银像为坐式,右手结安慰印,左手结法界定印,银像重六百二十七两六钱。

北间床上铺设有靠背座褥迎手,左右陈设有文竹插屏、汝釉瓷石榴瓶、黑漆描金冠架、黑漆描金痰盆等物,应是按照班禅生前的生活起居而布置的。

楼上三面墙挂供墨刻班禅额尔德尼源流十三轴,《活计档》记载:“四十四年三月初三日,……交班禅第一辈至十三辈画像源流十三张,中正殿新画,传旨着厢边配轴头成做挂轴十三轴,……九月二十六日……持进安在养心殿呈览。奉旨:着收贮。”班禅圆寂后,班禅额尔德尼源流十三轴就供奉于西配楼上,以作为永恒的纪念。

纪念三世章嘉的东配楼影堂

由于章嘉圆寂的时间比班禅晚六年,其东配楼影堂的建筑形制与西配楼班禅影堂相同,亦为二层,三开间,前檐出廊,卷棚歇山顶。其所陈设方式及内容亦与西配楼相似,多处互相对应。据《东配楼》档案记载其陈设为:

东配楼上现供佛经供器:

明间墙上挂供中画像释迦佛一轴,左画像无着祖师一轴,右画像龙树祖师一轴。前安紫檀案一张,上供紫檀三塔龛一座内供大利益梵铜俐玛大持金刚一尊,番铜俐玛观世音菩萨一尊,番造绿救度佛母一尊。左右供楠木三屏风二座上供番造绿救度佛母二尊,番造吉祥圆满救度佛母一尊,番造观世音菩萨一尊,洋彩瓷五供一分。

南间墙上挂供中画像大持金刚一轴,左画像喜乐和祖师一轴,右画像龙树祖师一轴,前安影子木半圆桌一张上供紫檀龛一座内供番铜俐玛无量寿佛一尊。

北间墙上挂供中画像弥勒佛一轴,左画像狮吼观世音菩萨一轴,右画像狮吼文殊菩萨一轴,前安影子木半圆桌一张上供彩漆四方龛一座内供利益银造三辈达赖喇嘛一尊。

明间案前铺设红白拜毡一分。

楼下明间墙上挂供画像章嘉胡土克图一张,上挂拉布哩一件,前安紫檀案二张上供银间金章嘉胡土克图一尊(共重六百九十九两一钱,穿黄片金衣两件),左右安紫檀嵌玉垂恩香筒一对,花海螺一对,前供大红皮匣一个内供画像吉祥天母一轴,嘎布拉札穆鲁鼓一件,银巴铜铃杵一分,小红皮匣一个。前供九江瓷宝瓶一件,九江瓷轮一件,银间镀金八宝一分,九江瓷五供一分,案前铺设红白拜毡一分。

北间床上铺设红白毡二块上设绣黄宫紬靠背座褥迎手一分,左右设文竹插屏一对,青龙白地瓷宝月瓶一件,黑漆描金冠架一件,黑漆描金痰盆一件。

北墙挂紫檀边玻璃挂龛一座,左右挂磁青纸对一副。

东板墙挂紫檀边影翠花挂屏一件,地设花梨花椅二张。

南板墙挂木彩漆如意挂屏一件,春紬帘二架。

南进间床上铺设红白毡二块上设绣倭缎褥一件,黑漆描金痰盆一件,紫檀炕案一张上设青玉子仙人一件,红白玻璃罐一件,均釉瓷桃式洗一件。地安紫檀边嵌影子木桌一张上设铜掐丝珐琅炉一件,影子木匙筋盒二件,花梨木绣墩二个。

东配楼的陈设特点以楼下所供三世章嘉画像为主题所建构的影堂,以纪念这位为清宫藏传佛教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宗教领袖。

楼下明间正中挂供三世章嘉画像,像前案上供银间金三世章嘉像一尊,画像与铜像均按照生前章嘉音容相貌绘制。

章嘉头戴貂皮帽,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托无量宝瓶。全跏趺坐于有三层垫褥的雕龙宝座上。画面分空界和下界,下界背景为青绿山水。下界青绿平地上置雕龙宝座,座前置供桌,上供代表五知五觉的供品,花(即嗅觉)、果(即味觉)、鼓(即听觉)。下方三朵云团里涌出三位护法神,中为六臂永保护法,右为阎摩,左为吉祥天母。三位护法神前置嘎巴拉碗,里盛象征五知五觉的眼、鼻、舌、耳、心。画像背后有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章嘉胡土克图。”

章嘉铜像高75厘米,头戴黄帽,面相慈祥,左颊还铸有作为其体貌特征的面瘤。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银像重六百九十九两一钱。

案上还放置有一个大红皮匣,内供画像吉祥天母一轴。吉祥天母与章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她是章嘉生前的护法神,吉祥天母曾在章嘉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出现,帮助章嘉战胜种种魔障和仇敌。据《三世章嘉若必多吉传》记章嘉国师是在各方弘扬达赖喇嘛事业的惟一得意弟子,但西藏执政的颇罗鼐却与章嘉国师作对,吉祥天女在章嘉国师的梦中显灵帮助西藏军队消灭了颇罗鼐叛乱:

以前章嘉国师患病,出现凶兆时,梦见自己坐在一座城堡顶上,颇罗鼐担任将军,带领许多西藏军队围住城堡,火箭像雨点般射来,守城堡的人们抵挡不住,只见从城堡下面突然出现一个可怕的女人,跃骡挥刀,如鹞入雀群,将颇罗鼐的军队驱逐到远方。与此同时,章嘉国师的一个善于圆梦的并有灵应的侍从也在梦中梦见一个自称是达赖喇嘛从西藏派来的女人,穿着青衣,骑着骡子,鞍前悬着一个血淋淋的首级,似乎是颇罗鼐的头,说是来拜见章嘉国师的。不久,从西藏传来了颇罗鼐去世的消息。章嘉国师等人做梦的时间与颇罗鼐去世的时间正好相同,这无疑是吉祥天女除掉了达赖喇嘛师徒仇敌的明证。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传》又记章嘉国师在做“天女施食”法事抛食子时,差遣吉祥天女到前方保护汉军,消灭了大小金川的叛乱:

从猪年起(公元1767年),与京师南方云南省接壤的几个小邦国与汉人不睦,大皇帝便用兵征讨,门域和丽江等地战敌频繁,经年不息。大皇帝遂令章嘉国师做“天女施食”法事。国师奉旨在皇宫中山上永安寺做了为期七天的“色界大自在吉祥驱敌天女威猛施食”法事,临近抛掷食子时,章嘉国师吞饮酒食时发生一阵极为恐怖的声响,近侍喇嘛等人说,他们看见了一种好似布满了军队的景象。我也曾听遍知一切班禅大师说过:“在抛食子的那天,前方阵地上双方军队展开激战,敌方军队使用许多大象战车,滚滚而来,突然全部掉转方向,退了回去,敌方军队自相残杀,损伤惨重。当他们向一个能知过去未来的法师问起情由时,法师说,汉人京城中有一个隐身的总摄轮瑜珈大自在,似乎亲见战场情形,差遣具法力的护法保护汉军。”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传》又记吉祥天女进入京城,帮助章嘉国师扑灭了大火:

有一天晚上三更时分,章嘉活佛寝殿后面的许多房屋突然失火,人们一片慌乱,章嘉取出供在枕头边佛龛中的前世章嘉活佛修持的本尊神和最为珍视的喇嘛尊者的身像,跑到寝殿院子里,侍从们用水浇火,怎么也扑不灭,火苗向寝宫上下烧了过来。突然有一个牧区女尼模样的人将一颗鸡蛋放到他手中,章嘉活佛想鸡蛋是消灾之物,就扔进火中,顿时刮起一阵狂风,将火苗吹回,寝宫周围未受一点损害。转眼寻找那个女尼时,已不知去向。通常那样的牧区女尼是不会进入宫中,何况是在深夜,外面的所有门户都有兵士层层把守,谁也进不来。所以大家感到惊奇,都说:“此乃吉祥天女之神变”。

这三则神话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地区,即西藏、汉地和宫廷,吉祥天女在不同的时空里由于章嘉国师的法力而帮助了清朝军队平定颇罗鼐和大小金川叛乱,并进入宫廷扑灭大火,其背后反映了章嘉国师对藏汉地区安定的影响力。

由于章嘉国师长期居住于京城、服务于内廷,因此属于藏区的护法神吉祥天女也随章嘉国师一道进入宫廷,不仅成了章嘉国师的护法神,还成为宫廷和清王朝的护法神。就在章嘉国师七十大寿时,乾隆皇帝把自己的一幅为文殊菩萨化身的《乾隆佛装像》和御笔题诗的《具吉祥天女剌绣像》,先后赐给了章嘉国师,目的是乾隆想借章嘉国师的护法神吉祥天女佑助文殊大皇帝和清王朝。乾隆在《威德吉祥天母》和《具吉祥天女剌绣像》的原本唐卡上题诗表达了这种意愿:

吉祥天母,雷音主军。海兽狮面,前引后护。息诸恶业,增长善根。胜于一切,优彼群魔。是四天母,俱化身足。而弗露相,复有四时。春夏秋冬,与是福相。化身而五,益寿者五。福寿青面,不动善音。善行白衣,是亦化身。律行十二,金刚善闻、金刚隆助、金刚善喜、金刚善护、金刚双眼、金刚威伏、金刚龙母、金刚名王、金刚护国、金刚药王、金刚石母、金刚善顶。共廿九尊,隐相者四。相即非相,非相即相。宣扬佛法,福国佑民。

在建成三世章嘉影堂后,乾隆皇帝把吉祥天女画像供奉于章嘉画像前,想继续在另外一世界里护佑章嘉国师。

北墙挂紫檀边玻璃挂龛一座,据现存原状为乾隆佛装像内容,中心为文殊菩萨的转轮君王乾隆佛装像,头戴黄帽,左肩上饰般若经,右肩上立智慧剑,身披袈裟,右手呈说法印,左手托法轮,坐于双象座上。背景是一座喇嘛寺庙。围绕乾隆周围的是圆形玻璃小壁龛,龛中绘诸神像,从释迦、宗喀巴、密集金刚等到他的金刚上师传承系列以及诸护法神像。乾隆佛装像前为莲花池,周围为众生念经的超度罗汉,池中莲花盛开,转生者从莲花中出现。紫檀边玻璃挂龛左右所挂磁青纸对联,据现存原状为乾隆御笔:“佛日九层悬最上,智珠三界证真如。”

北间和南间设床,上铺设有红白毡靠背座褥迎手、冠架、文竹插屏、瓷瓶、桃式洗、珐琅炉等,应是按照章嘉国师生前的生活起居而布置的。

楼上的陈设为一佛堂形式,以明间东墙上挂供的画像唐卡为中心,释迦佛画像居中,左右挂供祖师像。像前龛内供有大持金刚、观世音菩萨和绿救度佛母铜像。左右供楠木三屏风二座上供绿救度佛母、吉祥圆满救度佛母和观世音菩萨铜像。南墙上亦挂供唐卡,以大持金刚为中心,左右为祖师像。北墙亦挂供唐卡,以弥勒佛为中心,左右为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

北间墙前半圆桌上所供银造三辈达赖喇嘛像,据龛后的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为章嘉国师所认看:“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十日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供奉利益银造三辈达赖喇嘛。”达赖喇嘛是章嘉国师的老师,把这尊由章嘉所认看的三世达赖喇嘛像供奉于章嘉的影堂中,也是对章嘉国师的一种纪念。

东、西配楼影堂位于中正殿这一区域内,中正殿是清宫藏传佛教的管理中心,自北向南由中正殿后殿、中正殿、中正殿东配殿、中正殿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梵宗楼、雨花阁、雨花阁东配楼、雨花阁西配楼十座建筑组成,形成了宫中最庞大的藏传佛教建筑群。乾隆最主要的佛事活动都是在这一区域内举行的,如每年十二月举行的跳布扎和念经活动等,据档案记载: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起念护法经至初十日圆满。……十二月初七日卯正三刻,皇上亲行拈香,出凝华门东门,寿安宫早膳,初九日请养心殿佛堂云龛一座,随供柜画像护法一轴,在檀香屏风后安供。初九日卯正三刻,皇上亲行拈香,出凝华门东门请安。未正一刻,皇上亲行拈香入座,中正圆满。初十日卯正三刻,遣庄亲王拈香,午正一刻,皇上在坛城拈香入座,转查克苏穆,未初二刻回宫。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午初一刻,皇上亲行看跳布踏。

自康熙以来,这个区域在藏蒙黄教徒中就已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康熙下旨中正殿供奉佛像、喇嘛念经,均交由札萨克达喇嘛管理。

札萨克达喇嘛为驻京最高职务的喇嘛,掌在京宗教事务。乾隆亲临该区参加佛事活动,他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乾隆尊崇黄教发出的最直接的信号,通过驻京扎萨克达喇嘛迅速地传遍藏蒙地区。六世班禅进京朝觐时,乾隆专门安排六世班禅到该区域上香,档案记载: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班禅额尔德尼在智珠心印拜佛,上大香一支,挂哈达十个,仙楼下上二号香一支,挂哈达一个,供银曼达一个,重四两七钱,仙楼上上二号香一支,普明圆觉上大香一支,雨花阁上二号香一支,梵宗楼下上大香一支,挂哈达一个,供银曼达一个,重四两八钱,梵宗楼上上号香一支,哈达一个,宝华殿上大香一支,挂哈达一个,重二两八钱,香云亭上大香一支,挂哈达二个,中正殿上大香一支,挂哈达一个,供银曼达一个,重五两。……[十月]初三日,班禅额尔德尼到中正殿西配楼略坐,北床上靠背挂哈达一个。

于该区域建造班禅和章嘉的影堂,正是乾隆向外界发出的一个尊崇藏传佛教的重要信号。纪念两位活佛,并非是建立影堂就算完事,而是要付诸行动。因此,自影堂建成后,乾隆每年都要到此上香,以表崇敬之情,《香档》记载:“[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日卯正二刻,皇上亲行在宝华殿上大香一支,香云亭上大香一支,西配殿上二号香一支,中正殿上大香一支,东配殿上二号香一支,智珠心印上大香一支,二号香一支,西配楼上二号香一支,八阿哥随在东配楼上二号香一支。”“[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巳初三刻,皇上亲行在东配楼上二香一支。”

下来是梵宗楼。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4)

梵宗楼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中正殿一区佛堂建筑最晚者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5)

梵宗楼 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中正殿一区佛堂建筑最晚者

梵宗楼:位于雨花阁西北,兴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中正殿区佛堂之中兴建时间最晚者。是一座依墙兴建的三开间卷棚歇山顶二层小楼。

该楼体量极小,偏居雨花阁所在院落的西北隅,但供奉的主神地位很高。一楼供奉文殊菩萨青铜坐像,高1.1米,底座宽0.7米。

二层供奉文殊菩萨化身大威德金刚青铜像,高1.72米,底座宽1.35米。

这两尊像分别为清宫内最大的文殊菩萨造像与大威德金刚造像。

二楼陈列狼皮、虎皮、黄狐狸皮、貂皮、猞猁皮等各种兽皮扁幡;铜镀金龙纹红漆箱两只,箱内分别供奉皇帝龙袍、衣饰、盔甲;兵器架两个,供奉刀枪及弓箭。上述供器意在将大威德金刚奉祀为战神。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6)

一楼供奉文殊菩萨青铜坐像,高1.1米,底座宽0.7米。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7)

二层供文殊化身大威德金刚青铜像,高1.72米,座宽1.35米

下来是中正殿区域。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8)

中正殿区域

进入昭福门就是宝华殿。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49)

昭福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0)

昭福门内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1)

昭福门内外

宝华殿位于雨花阁后的昭福门内,为中正殿区内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佛堂,如今殿内明间仍悬挂着咸丰帝御笔“敬佛”匾额。如今宝华殿的建筑保存完好,陈设仍在,但格局有变化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2)

宝华殿未修缮前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3)

修复后的宝华殿 及前面的青铜鼎和幡杆

宝华殿;位于雨花阁后的昭福门内,为中正殿区内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佛堂,如今殿内明间仍悬挂着咸丰帝御笔“敬佛”匾额。如今宝华殿的建筑保存完好,陈设仍在,但格局有变化。

宝华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檐明间接有抱厦一间,和北面前檐出厦的中正殿相呼应,形成南北对称。

清朝,宝华殿的明间陈设四方铜镀金大龛一座,龛内供奉金胎释迦牟尼佛一尊。龛前的供案上供奉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铜像。东次间、西次间沿墙的供案上陈设着佛像及供器。

宝华殿内的日常佛事活动主要为喇嘛诵经、设供献等等。清朝皇帝每年多次来宝华殿拈香引礼。

宝华殿前是一个广场式院落,院落中央的汉白玉须弥座上放置“大清乾隆乙巳年造”款三足宝鼎青铜大香炉一座,院落靠北的东西两侧各竖有汉白玉基座的幡杆一根。

宝华殿在当年的火灾中虽然幸存,但建筑的后面部分也曾过火,是此次修缮的建筑中唯一实施保护性修缮的古建筑。复建后的中正殿区重现了清朝乾隆时期的风貌。

清朝,这个院落是宫内举办大型佛事活动的场地,例如一年举行一次的“送岁”、“跳布扎”(俗谓之“打鬼”)等大型佛事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宝华殿前的香云亭。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4)

香云亭;位于中正殿与宝华殿月台的中间

香云亭;位于中正殿与宝华殿月台的中间,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建筑。北面正对中正殿正门,南面与宝华殿后抱厦相望,平面呈四方形,但每面各出抱厦。其平面结构与佛教曼陀罗的结构一致。

1923年香云亭与中正殿同毁于火之后,以前这座美丽建筑的真实面目已经无人得见。

中正殿:位于香云亭正北。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5)

中正殿额匾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6)

中正殿(主供无量寿佛)

中正殿(主供无量寿佛)、每年岁末,这里举行藏传佛教特色的打鬼活动,届时,皇帝和驻京的西藏高僧都要出席,成为宫中一年佛事活动的高潮和结束的标志。它前面的八角亭供奉了八座大小不等的金塔和珍贵的佛像。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廷在中正殿设立专管宫中藏传佛教事务的机构“中正殿念经处”,每年定期在中正殿区各个佛堂举办佛事活动。 这里以度母像而著名,念度母经成为这里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7)

中正殿内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8)

1901年中正殿殿内场景 大量来自西藏和蒙古地区的佛像、绘画都供奉在这里。日本小川一真拍摄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59)

1900年中正殿内景局部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60)

清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绘罗古罗尊者像

法国 L.上校旧藏。L.上校于1920年任AOF(法属西非)电台部门主管,他于1936年至1946年任职于中国。他对中国古典艺术佛教,玉器,书画有着极深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他在中国任职期间,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董,并在离任后将他的收藏带回了法国。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61)

清宫中正殿绘画半托迦尊者唐卡 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初十日

此幅唐卡属于清代宫廷十六罗汉唐卡组画中的一幅。

中正殿东配殿、西配殿:位于中正殿前的东、西两侧,介于中正殿、宝华殿之间。

淡远楼:位于中正殿正北。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62)

淡远楼

中正殿以北有淡远楼。墙外的北面就是建福宫花园。淡远楼为乾隆三十四年改为建的六品佛楼。这里是法物存放处、佛教作坊。正中一间设有一处单独的佛堂,叫水经殿。目前所知唯一专门用于佛教祈雨的场所。

自驾游北京十三陵攻略(北京天津自由行)(63)

故宫中正殿区域复建成功重现辉煌

2005年,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完成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以后,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继续捐资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着手复建中正殿区。复建遵照“维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以现存的遗址作为基础,通过史料记载、近代遗存的照片和资料,参照故宫内相似的建筑物设计并施工,施工采用传统材料及传统工艺。经过六年,中正殿区的复建工程完工。

此次复建的建筑包括中正殿、淡远楼、淡远楼东西配殿、中正殿东西配殿、香云亭等建筑,都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后复建的建筑。

宝华殿在当年的火灾中虽然幸存,但建筑的后面部分也曾过火,在此次修缮中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是此次修缮的建筑中唯一实施保护性修缮的古建筑。

复建后的中正殿区重现了清朝乾隆时期的风貌。

2012年11月27日,中正殿竣工典礼在故宫博物院中正殿区域举行。

复建之后的中正殿区,成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并且将一部分建筑辟成展厅,对内部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藏传佛教唐卡、佛像、法器等文物。

在此, 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西侧西路中正殿区域内的一些景点浏览完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