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上坟(清明时节雨纷纷)

#男子回家扫墓见孤单父亲大哭#

又到了清明时节,对于过来人而言,苏轼笔下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只怕是更能道出心中的遗憾与悲伤。

毕竟,世间最无奈者,莫过于天人永隔,阴阳断绝,只能在偶尔梦回时,才发现他/她的面容依旧,一切宛如昨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上坟(清明时节雨纷纷)(1)

古人倦夜长,故秉烛游,夜话之余,也留下了不少叹为观止的奇闻轶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清明与寒食节的故事,如今就摘录一二,聊做分享。

更多古今异闻,尽在《山海异语》!

《酉阳杂俎·支诺皋记下》:唐武宗会昌二年,寒食节那天,荆州布衣郝惟谅和朋友们一起在郊外踏青,并进行蹴鞠角力等活动。

待到众人兴尽而归各自回家的时候,半醉的郝惟谅才发现已经是深夜时分了。跟着官道大概走了一里路左右,郝惟谅看到不远处有户简陋的农家,屋中尚有烛火。

于是,他便上前敲门,想讨碗水喝。很快,屋里的人出来了,原来是位面容憔悴服饰破旧的中年妇女,对着灯下做缝纫活。

女子从厨下拿出水递给郝惟谅,并施礼祈求道:素闻阁下有胆气,非寻常男子,说出来你不要怕。妾身张氏,本是关中人,嫁到了此处,后来遭逢变故不幸身故,是邻里左右将我安葬在这里,已经有十二年多了,如今已然年久失修,曝露于荒野中。根据冥司规定,尸身必须埋于地下方能记载于册,否则只能做孤魂野鬼。因此,祈求阁下能够帮忙。

郝惟谅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一下子也顾不上害怕,却是为难道:只是我平时手无余财,只怕帮不上忙。

女子只是微笑道:郎君肯帮忙就可以了,钱财之事早有安排。这些年我一直在附近的胡家帮佣制造雨衣雨具,所积蓄的钱财有十三万钱,可以说绰绰有余了,只是要麻烦郎君去胡家帮忙说一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上坟(清明时节雨纷纷)(2)

于是,郝惟谅慨然应允,到了第二天早上,就去到胡家,将整件事这么一说。胡氏连忙与他一同回到了昨晚的地方,果然一切如同女子所说,两人既叹息又哀怜。

而后,众人又凑了一些钱,一共大概是二十万钱,替女子隆重地举办了迁葬仪式,将她的尸骨改葬在了鹿顶原。果然,到了夜里,胡氏和郝惟谅都梦到了女子前来感谢。

《幽明录》: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位某甲,在外谋得了给使的小差事。后来天长日久,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某甲接到家书,说母亲病重,于是屡次向上司请假回家,却一直得不到批准。

不久,由于公事繁忙,某甲就搬到官衙的南窗下睡觉休息。而自此以后,他的上司夜里就经常看到南窗有位五六十岁的陌生老妇人,身形肥大却又步履蹒跚。

由于某甲怀有心事,夜里时常辗转反侧,每次某甲的被子因此掉落在地的时候,那位老妇人就会上前替他捡起盖好。

上司觉得很奇怪,到了白天就问某甲,最近因为什么事情要请假回家,某甲回复道是家中的老母病重。

再仔细一问某甲母亲的形容面貌,都和那位陌生老妇人相近,只是肥瘦不同。这时候,某甲又说道,母亲目前由于病重通体水肿。

这下子,上司也完全明白了,原来夜里所见的老妇人正是某甲病重的母亲。于是,上司连忙批准了某甲的假期,然而,某甲刚刚准备动身,就接到了家书,说母亲已经病重而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上坟(清明时节雨纷纷)(3)

叹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请常回家看看,莫要让年迈的父母久等。毕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