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获机5KG已成绝唱)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非常有看头,今年上半年也没有让人失望。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1-6月份全行业实际销量同比增加了近10%,而过去5年里同期一直在下降,好行情得益于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增加、本地市场需求的增加、更新换代大周期到来等,除了销量同期增长外,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6公斤机型销量的激增,笔者认为5公斤已成绝唱,群雄逐鹿6号机,行业格局或将颠覆!

南方水稻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获机5KG已成绝唱)(1)

一、全喂入投资回报率高,是最有生命力联合收获机

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水稻联合收获机产品中,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最有投资价值,这从下图可以直观的得到验证。

大约在2010年开始,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销量就超过了小麦机,并且与小麦机和玉米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说明用户更愿意投资于水稻联合收获机,而投资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动机一定是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南方水稻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获机5KG已成绝唱)(2)

一款报资回报率高的联合收获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次购买门槛低,也就是价格低;二是作业时间长,回本快;三是通用性好,收的作物多,或到达地方多,干活多,挣钱多。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完全能满足以上的三个条件,所以成为最抢手的联合收获机,并创造了国内最大的作业服务市场:

1、初次购买门槛低

只需对比一下三大联合收获机的主销机型,国产8公斤小麦联合收获机市场销售价格在14-18万左右,大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销售价格在18-21万左右,而5公斤喂入的水稻联合收获机市场售价在9.5-13万元左右。

很明显,水稻联合收获机初次购买门槛要低得多,所以同样是投资的工具,门槛低的产品在购买终端更有竞争力。

2、作业时间长,回本快

目前黄淮海地区的小麦收割时间已经由前几年一个月缩短到1周,如果机手不出门跨区作业,意味着一年只能干一周的活,其它时间机器要闲置了,玉米联合收获机也好不到哪里去,更要命的是玉米联合收获机只能收玉米,功能非常单一。

再看看水稻联合收获机,国内的水稻产区有一季稻、二季稻和三季稻三种产区。一季稻分布在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双季稻分布在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南部为三季稻种植区。

可以看出来水稻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东西南北中都有种植,且一些地方一年两季或三季,很明显假如只收水稻,水稻联合收获机一年的使用效率也要明显高于小麦机和玉米机,当然使用范围看也是大于以上两类机器。

3、通用性好,收的作物多

这一点是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最大的优势,近五年的时间里,小麦联合收获机有约30%的机收市场被全喂入水稻机给抢了。

从上图《三大联收获机历年销量趋势》中可以看出来,从2015年开始,小麦联合收获机和水稻联合收获机的销量差距越拉越大,其中的奥妙就是水稻机抢占了小麦机的市场。

当然,水稻联合收获机能收获的作物不止是水稻和小麦,如今油菜、大豆、荞麦、高梁、青稞、谷子等现在主要的收获工具都是水稻机,因为水稻机是履带行走装置,通过性好,作业安全,机器小巧,转运方便,所以原来使用小麦机的地方现在正在被水稻机快速替代。在南方地区,现在收玉米都在使用经过改造的水稻联合收获机。

整体看,水稻联合收获机适应性好,通过能力强,收获作物多,一年中作业时间长,从投资的角度最划算。所以,近几年在联合收获机中的占比在不断的增加,这类机械有很强生命力。

二、6公斤时代到来,竞争的底层逻辑仍是速度和效率

笔者一直在密切观察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的喂入量升级大战。笔者梳理了近三年的数据,非常肯定地说: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5公斤时代已经成绝唱,2020年已经进入到6公斤时代。

如下图所示,2018年6公斤喂入量的机型销售了约6000台,其中85%是沃得,占比约10%;到了2019年则销售了15000多台,占比约30%;进入2020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梳理出来的数据,推算出上半年6公斤占比超过了60%,说明国产联合收获机5公斤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市场竞争的焦点聚焦到6公斤级别了。

南方水稻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获机5KG已成绝唱)(3)

笔者认为,国内水联合收获机行业竞争的底层逻辑是速度和效率!

联合收获机行业,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能在市场占有领先优势的品牌,无一例外都是胜在机器的速度和效率上,这是因为从事跨区服务的机手都是出来挣钱的,马力大,效率高的机器,在同样的时间里才能挣到更多的钱,而国产水稻机品牌,恰恰在这一点上走在了日系品牌的前面。

表:国内主销的几种机型对比

南方水稻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获机5KG已成绝唱)(4)

笔者从多种渠道得到消息,6公斤级别的竞争有可能将是国产水稻联合收获机的终极一战。

据从雷沃阿波斯内部传出来的消息,今年雷沃120马力的6公斤荣耀版水稻联合收获机市场表现良好,是沃得4LZ-6.0EKQ/6.0EAQ的最主要竞争机型,另外雷沃还在加紧试验RG60豪华版,对标的是沃得的超级锐龙。

另一家国产水稻联合收获机主要竞争者携中联和艾禾双品牌也杀入了6公斤的阵地,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很早就确定了“以大打小”的策略,两年前就推出了主打的产品:4LZT-6.0ZC,另外还有储备的4LZT-6.0ZE、4LZT-6.0ZF。

整体看,国产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竞争已经由5公斤切换到了6公斤,标志着6公斤时代到来,竞争的底层逻辑仍是速度和效率。

三、竞争主角:国产和日系切换成国产品牌之间的竞争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国内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的竞争是国产品牌和日系品牌之间的竞争,其中日系品牌代表是久保田、洋马、东风井关,国产品牌有50家,代表品牌是沃得、雷沃、中联、星光。

日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知名度、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二手机的高残值,国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灵敏性、产品高效率、高性价比和服务能力。

笔者认为在5公斤时代,日系品牌在产品上虽然很吃亏,但喂入量一公斤的差距,在作业过程中对比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日系仍会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对于日系品牌的铁粉来说,还是会坚持购买日系产品。

但在国产品牌全面切换到6公斤产品之后,日系品牌如果不在产品上大胆突破,跟不上国产品牌的升级节奏,日系阵营和国产阵营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日系品牌会更加边缘化。

笔者判断,在6公斤时代,国内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的竞争将是国产品牌之间的竞争,沃得的竞争优势在短时间内很难撼动,但是雷沃阿波斯的进步有目共睹,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用户的认可,今年上半年雷沃的销量已经超过久保田排名行业第二位。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企业是一拖东方红,联合收获机一直是一拖的短板,但一拖一定会补上这个短板,2018年一拖中收5公斤、5.5公斤机型推向市场,目前也在研发更大喂入量的产品。

南方水稻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获机5KG已成绝唱)(5)

当然除了以上的明星企业,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下其它的40多家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品牌,国内水稻联合收获机市场仍属于成长中的市场,今后几年水稻种植面积整体上会增加,所以水稻联合收获机仍会迎来一波新的行情,在这个过程中,小品牌可能会找到差异化突围的路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